人的發展越充分,他們的心理越健康,企業為了在競爭中求得生存,采取開明管理政策就越必要,對采取專製政策的企業就越不利。
——亞伯拉罕·馬斯洛
人們總是在成長,要麼是他們實際的人格健康,要麼是他們的誌向,特別是在美國,特別是婦女和其他社會經濟地位低下的群體。人們越是得到充分的成長,專製管理的效果越差,人們在專製情形下越難發揮作用,而且越恨它。這種情況部分地來自這樣的事實:當人們要在快樂和不快樂之間做出選擇時,如果他們以前兩者都體驗過,事實上他們總會選擇快樂。這就是說,體驗過自由的人事實上絕不會甘願再做奴隸,即使在有自由的體驗之前他們並未反對過奴隸製。這與所有極度的快樂是一致的,那些第一次有了尊嚴感和自尊的人,絕不會再次甘願為奴,即使在受到尊重對待之前他們並未反對過奴隸製。
善待人會使人發生改變,變得無法忍受惡待。也就是說,他們變得不滿足了,更何況接受較差的生活條件。這就是說,從總體上看,社會越進步,政治越民主,教育越普及……x理論管理,或者專製政治、強權統治、禁錮思想的大學,越不適用於人們,他們越來越需要和要求優心管理、提供成長機會的教育……為此,他們會努力工作。在專製的、等級製度的管理下,他們不會用心工作,而是變得難對付和充滿敵意。這種反抗會以各種實際的方式表現出來,也就是會通過產量、質量、對經理的認同等方式表現出來。
提供良好的條件會使人難以適應惡劣的條件。
在美國的競爭環境下,並考慮到社會的人格發展水平,所有這一切都表示,優心管理或開明管理已經開始成為一種競爭因素。那就是,老式管理已經僵化和過時了,它使得企業在與同行業中那些采用開明管理因而能夠提供更優良的產品、更優質的服務的企業的競爭中,越來越處於沒有優勢的地位。這就是說,老式管理應該盡快被淘汰,即使從會計的角度、從企業的角度、從競爭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這與任何企業都會因為陳舊的機器而變得過時,並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的情形是一樣的。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人。人的發展越充分,心理的發展越充分,他們的心理越健康,這種情況越有可能:企業為了在競爭中求得生存,采取開明管理政策越有必要,對采取專製政策的企業越不利。對於其他所有類似的理論也是如此。例如,我們的學校辦得越好,開明管理的經濟優勢越多;宗教機構越開明,就是說,他們越自由,采用開明方式管理的企業的競爭優勢越大。諸如此類。
這就是為什麼我對優心管理政策的未來如此樂觀、為什麼我認為它是未來之路的原因。一般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環境有可能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這就是說,我認為我們陷入了軍事一政治的僵局之中。因此,我預料工業、政治、教育和宗教等領域目前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將保持不變。如果說會發生什麼變化的話,那就是讚同向優心管理方向發展的趨勢將增加,因為這種向更加國際化的方向而不是相反的方向發展的趨勢,將迫使我們這個社會其他所有的發展促進發生變化。這對其他社會也一樣。對於自動化的發展可能也是如此,盡管它也會伴隨產生各類嚴重的變革問題。對於我們轉向和平經濟的可能性也是如此,它將減輕國防和軍事開支的壓力。我認為,這種趨勢對於使開明管理或民主管理勝過專製或老式管理,也是有利的。
看來,在第九個副總裁(在德魯克提到的八個副總裁之外)領導之下,協調被我們稱為優心趨勢、發展促進和包括經理在內的企業全體雇員的人格水平的提高,最終是有利的。的確,這項內容可能被包括在德魯克所講的第七部門“工人的態度和績效”和第六部門“管理績效和發展”的開明計劃之中,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不知道這第九個部門今天是否有必要,但也許有一天它會成為專業化的、需要受過專門培訓才能勝任的職務,它既不同於德魯克所講的第六部門的經理,也不同於德魯克所講的第七部門的經理。例如,第九部門肯定會包括大量的、廣泛的哲學、心理學、心理療法和和教育方麵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