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你回家,時間一共是兩周。我給你安排了一次記者的采訪,同時還有一次回到你的母隊的拜訪活動,然後還有你的一個代言合同的簽訂,以及廣告的拍攝——很簡單的,就是照張相——其餘的時間,你可以用來陪伴父母和朋友。”雖然趙亞寧一再對科迪亞說,他可以自己回家,但是科迪亞還是堅持要跟到了中國,而且到了飛機上,他才告訴趙亞寧,他來的目的並不是隻是單純的跟著趙亞寧回家探親。
而他說的事情,讓趙亞寧頗為奇怪。
“我和體校那邊都沒什麼關係了,回去看什麼?記者是哪裏的記者?還有人找我拍廣告?”
科迪亞示意他安靜下來,然後才開口說話:“你的母隊那邊關係不好我是知道的,但是如果你願意保證一些禮貌上的友好往來,你的母隊願意為此在中國足協那裏做一些工作,幫助你能夠更快的獲得國家隊的位置。而記者是我聯係的,不是專業的體育記者,而是你們的當地電視台的記者,他希望對你進行一次采訪來製作新聞。所以你不必擔心太過於尷尬的問題,大多都是一些關於你的成長經曆的問題,他們做這個的目的也是為了宣傳目的,而且我們有協議,節目在播放之前,我會再查看一遍,你不必擔心太多。”
這兩件事情都不算是很出乎意料,趙亞寧知道自己的體校都是什麼德行,自己的事情他們不拿去炒作一番才是怪事呢。而電視台采訪的事情雖然有些讓他受寵若驚,不過想想自己家鄉的地方電視台,平時什麼不知名的人都能上去胡說八道一通,自己雖然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但是自己跑去胡說一通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吧?
關鍵還是那個自己那個所謂的代言合同——誰會吃飽了撐的,給自己一筆錢讓自己做代言?代言這種事情,賣的是球員的影響力,自己再怎麼說也不算是有影響力的人吧?
“那個代言,是怎麼一回事啊?”趙亞寧還是忍不住提出了問題。
“那個代言嗎?那個是我上一次來中國的時候,幫你聯係的代言合同。是啤酒品牌。我問過了相關的人,似乎你的家鄉,是知名的啤酒產地,雖然你自己不喝啤酒,但是代言家鄉的特產,不會對你的形象造成太大的影響的。”
“我說的是,為什麼會有人找我做代言?”趙亞寧解釋著自己的疑惑:“我在家鄉沒有什麼名氣吧?”
“當然沒有,所以代言費用也很低。不過對方說,他們看好你的未來成長,所以才會特地找你做代言。”
“一個啤酒公司看好我的未來發展前景?這話未免也太離譜了吧?”趙亞寧還是有些不信。
“喬伊,你要明白,足球本來就是一個和金錢緊密相連的遊戲。足球球員的影響力來的莫名其妙,有的時候一場比賽,一個進球就會讓人的身價狂增數倍乃至數十倍。”
科迪亞自從知道了趙亞寧的這個名字後,就一直很喜歡用:“所以,你應該清楚,你的名字在今天或許還是沒有人知曉的,但是明天就有可能全國知名了。在你的身上進行投資,是一種投資,他們運氣足夠好的話,就能收獲極為豐厚的報酬。”
“可是運氣不好的話,他們不是就什麼都沒了嗎?”趙亞寧追問道。
“怎麼會?他們總得做廣告的,你現在的代言費又不高,他們虧不了多少。而且你要聯係現實,現在的中國足球環境很好,和足球扯上關係,總是能賺錢的。而且啤酒是就近消費的產業,他們投資給當地的球員,總是能贏得好感的。”
趙亞寧有些沉默了。國內現在的足球形勢他當然知道,而且他比很多人知道的都更加清楚。自從國家決定把足球職業化以後,原本由國家投資,國家負責的足球一夜之間投入市場,足球產業的收益被很多人瞧在眼裏,他們的介入確實使得中國足球的職業化,或者說是市場化的進程異常迅速,到了2002年世界杯入圍決賽圈,中國足球的熱度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階段。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個在外國踢球的年輕人,確實是備受關注的。科迪亞說的投資到趙亞寧身上能換來巨額收益也許是假的,但是投資到趙亞寧身上,在現在這個時候,一點都不像是差勁的交易。
隻是趙亞寧心裏還或多或少有些顧慮,他並不確定自己這一次能夠入選中國國家隊,如果自己入選不了,那麼自己的名字短時間內就不能變成利益。而進一步說,如果自己的名字不能在短時間內變成收益,那麼投資到自己身上,是否還能收回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