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之章 九州(1 / 2)

巍巍九州,幻世凡塵。

《九州誌·開篇》:“天地有道,造化通靈。造化之道,天與地合。天地合而變,采日月精氣而蘊,衍星河萬象而生,孕育神土,是為九州!州分九位,正東位曰蒼州,東南位曰烽州,正南位曰炎州,西南位曰澹州,正西位曰溟州,西北位曰嵐州,正北位曰玄州,東北位曰桑州,正中位曰麟州,麟州亦稱中州。天者有九道,青道二、白道二、赤道二、**二、合黃道而為九也,是為天象道。故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此之謂天地玄奇!”

九州昊土,廣袤無垠,遍布無數奇山異水、天地靈脈,可謂神奇。

九州大陸,地勢西高東低,山川、丘陵、平原、盆地等地形交錯分布,森林、灌木、草類、藤蔓等植被遍布大地。放眼九州,一片玲瓏碧透,生機勃勃,果真是奪天地之造化,令人不得不心生慨歎。

九州之內有一大河,名曰:伊洛,是九州生靈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伊洛河自大陸西北部的極寒之地湧流,依地勢順流而下,直達大陸東南部,斜貫九州,密布的河網幾乎覆蓋了整片大陸。伊洛河源遠流長,生生不息,被九州生民視為“母親河”。

九州之外還有四海,分位四方,東海曰碧氤,南海曰赤琉,西海曰霜氳,北海曰溟璃。四海浩瀚,茫無際涯。

據《九州誌》記載,九州大地因彙集無數天地靈脈,曆經千萬年的靈氣滋養,生機盎然,遂孕育出了無數的奇珍異寶、仙靈之物。

相傳,九州大地曾經乃是仙人之境,百萬年前,仙人天降,為眼前美景所醉,遂安身九州,以此為居所,不再離去。此後,“九州仙境”便為諸多仙人所得,在此繁衍生息。但不知何時,不知何因,曾居住在九州大陸之上的萬千仙人卻憑空消失,銷聲匿跡,隻留下一段為世人廣為傳頌的仙人佳話,些許隱於凡塵的古老遺跡,還有些許不為人知的秘密,一直為後人所苦苦追尋。

九州大陸蒙受仙人恩澤,才得以幻化至今,為今世之人所得。但其間種種皆已化為傳說,無從考究。

或許是為了表示對於過往仙人的敬仰與追崇,九州大陸自有史記載以來便有著一個特殊的群體存在,修真者!

所謂修真者,狹隘意義上來說,就是指修真煉道的人類。而人類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或者稱之為修煉法訣,吸收天地靈氣於自身,改變自身體質,感悟天地間暗含的至理法則,獲得無窮法力,借此來突破天地之間的重重束縛,羽化成仙,達到神遊太虛之境的這個過程便稱之為修真。但事實卻不然,修真一途,玄妙無比,凡所有生靈皆可入道修真。無論是人、是妖、是靈、是鬼……皆可以修成正道,羽化飛升。

修真一途,千差萬別,修真者根據自身修煉途徑的不同,而逐漸形成了各自的陣營和派別。上古九州共有六道生靈:佛、道、魔、妖、靈、鬼,此六道的修真者因信仰不同而組成了九州六大修真界:佛修界、道修界、魔修界、妖修界、靈修界、鬼修界。各道各界,各自為政,互不幹涉,相對獨立。但是,數萬年的歲月的流逝,已讓九州修真界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