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李海訴說夜明珠 白鱔王要求祭祀(1)(2 / 2)

道猶未了,一個毛頭毛臉,摳眼凸腰的老猴,一轂碌落在麵前。原來國師在著發那些護送的,天師就在一邊燒了飛符,請下天將,拿住老猴,專等國師事畢,他就一轂碌落在麵前。國師道:“阿彌陀佛!這是哪個?”天師道:“這就是封姨山上的老猴精,駕霧騰雲,阻我們歸路。故此貧道請下天將,拿將他來。”國師道:“阿彌善哉!你既是駕霧騰雲,你趁早些收了雲霧便罷。天師大人,快不要加害於他。”老猴吆喝道:“佛爺爺可憐見,小的是一團好意,天師老爺還不得知!”三寶老爺聽見說“好意”兩個字,卻就吊動了他的賽月明,連忙道:“你是好意,敢是個李天王送夜明珠麼?”老猴又著三寶老爺猜著,連聲說道:“這位老爺神見,果是一個李將軍,果是一顆夜明珠。”三寶老爺喜之不勝,說道:“李將軍在哪裏?”老猴道:“現在小的山上。”老爺道:“既在你山上,怎麼不早來告訴,卻又騰雲駕霧,阻人船隻?”老猴道:“不因漁父引,怎得見波濤?不是小的騰雲駕霧,怎得天師拿住小的?不是天師拿住小的,怎得李將軍上船?”老爺道:“原來有此一段好意,請起來待茶。”老猴道:“怎敢要茶,小的還去送過李將軍來。”好老猴,一聲去就是去,一聲來就是來。這一來不至緊,連李將軍一齊來了。二位元帥、一個天師、一個國師、四位公公、大小將官仔細打一看,恰好是昔年掉下水的李海!人物麵貌俱然照舊,隻是嘴上胡子長了許多。三寶老爺撫掌而笑,說道:“異哉!異哉!我好一個夢,馬譯字好一個圓夢!”天師道:“且慢些講夢,叫李海過來謝了老猴,著發他去罷。”國師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中生救了我們船上一個軍士,又且養育了這些年數,莫大之功。天師大人,你那裏與他一張執照,封他為封夷山山神,萬年享祀,天地同休。”天師不敢怠慢,即時寫下牒,用著印,付與老猴。老猴磕頭禮拜,乘風而去。老猴這一去不至緊,天清氣朗,萬裏無雲,明明白白。一個白龍江口,大小寶船一齊轉過舵來,一齊進了江口,船行無事。

李海來磕頭,三寶老爺說道:“李海,你當原先掉下水去,怎麼得到這個山上?”李海道:“小的掉下水去,隨波逐浪而滾,滾到山腳之下,還不曾死,是小的沿上崖去,躲在山腳下一個岩洞之中。過了一宿,過明日早上,轉思轉想,越悲越傷,是小的放聲大哭一場。這一哭不至緊,就是小的福星降臨,怎麼福星降臨?崖上就是山,山叫做封姨山,山上就是這個老猴,有三個小猴。老猴聽見那裏哭,問著小猴,小猴問著小的,小的卻從直告訴他一段緣故,小猴又去告訴老猴。老猴說道:‘人命關天,你們把葛藤接起引他上來。’果真引小的上山。小的上山見了老猴,卻又從前告訴他一段緣故。老猴會起數,起一數說道,小的日後有條金帶之分,小的又與他有宿世之緣,卻就加禮小的。小的就住在這山上,不覺得過了這些年數。”老爺道:“老猴說你有一顆夜明珠,你這如今珠在哪裏?原是從哪裏來的?”李海道:“說起珠來,又有好些緣故。”老爺道:“是個甚麼緣故?”李海道:“那山上有一條千尺巨蟒,無論陰晴,三日下海一次飲水。下海之時,鱗甲粗笨,尾巴搖拽,抓得山頭上石子兒雷一般響。小的聽見響,卻問老猴。老猴告訴它的出處,小的去看它看兒。隻見它項下一盞明晃晃燈籠,小的又問老猴。老猴說道:‘不是燈籠,是顆夜明珠。’小的彼時就安了心,把山上的竹子斷將來,削成竹箭兒,日曬夜露,曬一個幹,露一個飽,那竹箭兒比鐵打的不硬幫三分,卻悄悄的安在它出入必由之路上。它在那條路上走了有千百多年,並無掛礙,哪曉得小的算計它!小的心裏也想來,天下事成敗有個數,這中生數該盡,死在竹箭上;數不該盡,莫說竹箭,饒它甚麼金、銀、銅、鐵、錫,都是不相幹。可可的它數合該盡,走下山來,死在竹箭之上。小的即時取了它的夜明珠,告訴老猴。老猴又起一數,說道這中生數合該盡,小的數合該興。小的夜明珠有此一段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