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盂蘭盆佛爺揭諦 補陀山菩薩會神(2)(1 / 2)

他一聞佛祖慈音,忙來頂禮,應聲道:“有,有。”如來道:“爾時四部洲一切眾生,作何思惟?為我說。”靈官啟道:“東勝神洲,敬天禮地如故。此俱蘆洲,性拙情疏如故。我西牛賀洲,養氣潛靈,真人代代衣缽如故。獨是南膳部洲,自從傳得如來三藏真經去後,大暢法門要旨,廣開方便正宗。為此有一位無上高尊,身長九尺,麵如滿月,鳳眼龍眉,美髯紺發,頂九氣玉冠,披鬆羅皂服,離了紫霄峰,降下塵凡治世。”如來聽知,微微笑道:“原來高尊又臨凡也。”當有大眾菩薩齊聲上啟道:“是哪位高尊?”如來道:“是玉虛師相玄天上帝。”眾菩薩又啟道:“玄天何事又臨凡?”如來道:“當日殷紂造罪,惡毒恣橫,遂感六大魔王,引諸煞鬼,傷害下界眾生。元始乃命皇上帝降詔紫微,陽命武王伐紂,陰命玄帝收魔。爾時玄帝披發跣足,金甲玄袍,皂纛黑旟,統領丁甲,下降凡世,與六大魔王戰於洞陰之野。魔王以坎離二氣,化蒼龜巨蛇。變現方成,玄帝赫顯神通,躡於足下;又鎖阿嗬鬼眾在酆都大洞,故此才得宇宙肅清。今日南膳部洲,因為胡人治世,箕尾之下,那一道腥膻毒氣尚且未淨,玄帝又須布施那戰魔王躡坎離的手段來也。隻一件來,五十年後,摩訶僧祗遭他厄會,無由解釋。”道猶未了,原來諸佛菩薩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隻因如來說了這兩句話,早又驚動了一位老祖。這老祖卻不是等閑的那謨。前一千,後一千,中一千,他就是三千古佛的班頭;一萬、十萬、百萬、千萬、萬萬,他就是萬萬菩薩的領袖。怎見得他是三千古佛的班頭,萬萬菩薩的領袖?卻說當日有十六個王子,一個出家為沙彌,年深日久,後來都得如來之慧,最後者,就是釋迦牟尼佛也。在前早有八個王子出家,拜投妙光為師,皆成佛道,最後成佛者,燃燈古佛是也。釋迦如來是諸釋之法王,燃燈古佛是如來授記之師父。有詩為證,詩曰:

嚐聞釋迦佛,先授燃燈記。

燃燈與釋迦,隻論前後智。

前後體非殊,異中無一理。

一佛一切佛,心是如來地。

這驚動的老祖,卻就是燃燈古佛,又名定光佛。你看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頂上光明直衝千百丈,爾時在無上跏跌,一聞如來說道:“五十年後,摩阿僧祗遭他厄會,無由解釋。”他的慈悲方寸如醉如癡,便就放大毫光,廣大慧力,立時間從座放起飛鳥下來。一見了如來,便就說道:“既是東土厄難,我當下世為大千徒眾解釋。”如來合掌恭敬,回聲道:“善哉,善哉!”諸佛阿羅菩薩等眾齊聲道:“善哉,善哉!無量功德”老祖即時喚出摩訶薩、迦摩阿二位尊者相隨。金光起處,早已離了雷音寶刹,出了靈山道場,香風渺渺,瑞氣氳氳。一個老祖,兩個尊者,師徒們慢騰騰地踏著雲,躡著霧,磕著牙。摩訶薩道:“師父,此行還用真身,還用色身?”老祖道:“要去解釋東土厄難,須索是個色身。”摩訶薩道:“既用色身,還要個善娘麼?”老祖道:“須索一個善娘。”摩訶薩道:“須用善娘,還要個善爹麼?”老祖道:“須索一個善爹。”摩訶薩道:“既要善爹、善娘,還要個善地麼?”老祖道:“須索一個善地。”迦摩阿道:“弟子理會得了,一要善娘,二要善爹,三要善地。師父、師兄且慢,待弟子先到南膳部洲,挨尋一遍,擇其善者而從之。”老祖道:“不消你去。南海有一位菩薩,原是靈山會上的老友,大慈大悲救苦難,南膳部洲哪一家不排香列案供奉著他?哪一個不頂禮精虔皈依著他?我且去會他一會,諦問一處所,一個善男子,一個善女人,以便住世。”道猶未了,按下雲頭,早到了一座山上。這山在東洋大海之中,東望高麗、日本、琉球、新羅,如指諸掌,西望我大明一統天下,兩京十三省,圖畫天然。自古以來叫做梅岑山。我洪武爺登基,改名補陀落迦山。山上有個觀音峰、靈鷲峰、掛天峰、九老峰、筆架峰、香爐峰,又有個三摩岩、大士岩、海月岩、玩月岩、真歇岩、弄珠岩,又有個潮音洞、善才洞、槊陀洞、縣龍洞、華陽洞,又有個百丈泉、嘯吟泉、喜客泉、八公泉、溫泉、弄丸泉、掛珠泉。山後怪石財崚嶒,吞雲吸霧。山前平坦,中間有一座古寺,前有掛錫卓峰,左有日鍾,右有月鼓,後有觀星聳壁,古來叫做普陀寺。我洪武爺登基,改名補院寺。名山古寺,東海一大觀處。有詩為證,詩曰:古寺玲瓏海澨中,海風淨掃白雲蹤。誰堪寫出天然景?十二欄杆十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