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沾染了你的氣息,連回憶都變得那麼甜蜜。

晨曦,一片光明,深秋的清晨雖然有一絲的涼意,但暖暖的陽光鋪滿大地,照耀在臉上給人一種很溫馨的感覺。陣陣的微風搖曳著依舊濃密的香樟樹葉像從湖心泛起的漣漪一層又一層的跌宕開來,季節變換,綠色的香樟葉中也開始逐漸有幾片葉子變紅,偶爾吹落在行人的肩膀上,進而滑落到路邊的一角。

急急忙忙的從宿舍樓衝下來的人抱著幾本文學書籍,封麵都很新,上麵還有圖書館的標記,看樣子應該都是從圖書館借的,剛走到大門的台階時,就掉了一本《泰戈爾詩集》,下了台階,隨手將書撿起,緊緊的抱著懷裏。

抬首,順著旭日的第一縷陽光望去,有著夢幻一般的感覺,麵前時空曠的操場,卻很少看到這裏有人晨跑,這樣的季節,大概很多人都窩在被窩裏還沒起床吧!那束光是擦過對麵教學樓的一角穿射而來的,沐浴在抱著書籍的男孩潔白的臉上,高高的鼻梁,狹長的而微閉的雙眼,如有人從側麵看上去,也許會感覺這一刻男孩是那樣的神秘,或許神色中還有點憂鬱。

這裏的每一個人都那麼平凡、簡單而快樂的生活著,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那個每天都匆匆忙忙的人叫君逸晨,也就是我。我所在的地方是不起眼的小城市,而這裏就是我所上學的地方,連大學都算不上,也許是全國最三流的學校吧!稱為學院還勉強說得過去,但這裏卻是我深愛的地方,時間越久,我便越依賴這裏,因為在這裏我擁有了我的開心和快樂,痛苦與悲傷。

清晨的商業街顯得格外冷清,這裏別的時候都很熱鬧,特別是晚上燈火通明。穿過這裏,轉個彎,每天都是在這裏吃早餐,一個雞蛋,兩個包子,一碗粥,基本都沒什麼變化,除非是心情不好,也許會少吃個雞蛋之類的。大步走過食堂門前的廣場,空曠的天地,仰視這一片天空,大片大片的雲朵與清澈而幹淨的藍天,每次經過這裏,都有一種很享受的感覺。朗朗的讀書聲從外國語學院那邊傳來,環繞著我走出這片廣場,道路對麵的草坪上滿滿的都是青年學子在讀書,隨便大部分讀的都是我聽不懂外國語言,但依然心裏還是很舒服,因為那朗朗的讀書聲中有著我們共同理想的共鳴。

印象最深的還是外國語教學樓正門上的電子板,總會顯示這樣一句讓我每天都充滿力量的話;Forourcommondreams,wesetsailformhere!!!所以每天從這裏經過聽這裏的聲音看這裏的電子板已經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好的習慣便是取勝的最大優勢。

我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即使走在路上也會刻意的走在人少的道路,幾年下來對這裏的一切都是那麼熟悉,更不用說是道路,所以哪條路人少哪條路人多我早已了然於胸,輕而易舉的就避開了一切。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沒有太多的朋友,沒有太多的吵鬧,平淡而簡單。不是我不喜歡和別人相處,而是人漸漸長大了就不會那麼容易相信別人了,反倒是一個人會感覺更好一點,我懂得我們這一代的人大部分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管在家還是在學校,都不是那麼容易相處的。你對他好,或許他認為是理所當然亦或是認為你別有所圖,朋友在我們心裏也就變了味。

剛好十分鍾的路程,這是從我宿舍到圖書館的路程,當然吃飯的時間要去掉。確實是有點遠了,有時候我就很鬱悶,為什麼不把圖書館建設在學校的中心,這樣的話無論在那個宿舍都可以很快到地方了,可是事情總是事與願違。圖書館從我來這個學校開始就是在我們學校大門口的,也算是我們的標誌性建築,但這個標誌性建築卻不是那麼的顯眼,如果不是上麵刻著圖書館三個大字,不知道的還真以為是教學樓,沒什麼特色可言。

每天來到這裏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衝到圖書館樓上的自習室搶一個位置,放上書後那麼這個位置也就算一天都是我的了,雖然圖書管理員明確說不準占位置,但這樣占位置好像已經成為圖書館墨守成規的事情了。現在距剛開學也隻不過一個多月,既沒有四六級的衝刺也沒有考試前的臨陣磨槍,所有的科目也都是正常進行中,一切事情都沒有緊張感,這段時間也是圖書館最舒緩也是最安靜的時間。每天不用起太早,六點起床,六點半來到圖書館也就可以找到一個不錯的位置安靜悠閑的看一天的課外書或者自己的專業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