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坤河以西三十裏處,蘭芳軍在這裏駐紮了下來。現在的這處營盤是圍繞一處戍堡所建,而這座戍堡也是幾個月前為了保護這裏的農戶而建的。在坤河地區類似這樣的戍堡還有三處,大多數都是剛剛建成的。現在這裏已經成了戰區,居住在這裏的農戶大多躲進了這些戍堡。
一個軍士,進了吳孟奇的軍帳中,稟告道:“總長,坤河的煙起了。”烽煙是從坤河邊的烽火台燃起的。
“知道了。”吳孟奇說完,看著身邊的諸將道,“現在三發蘇丹已經渡過了坤河,進入我們選定的戰場,諸位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此戰關乎重大,有敢臨陣脫逃者,立斬不赦。”
“總長放心,我等一定拚死一戰。”
“好,諸位現在都說一說此戰,我軍該如何應對。”
首先開口的仍然是李澤:“總長,雖然蘇丹如今按照我們的預想渡過了坤河。可是他們如今士氣正旺,人數仍然是我們的兩倍有餘,我軍不應在此時攻擊他們。相反我們應該倚靠這座戍堡堅守此地,以逸待勞,消磨他們的銳氣,之後再一戰而定勝負。”
“總長,李副將此言不對。”待他說完,一個武將出言反駁道,“李副將,之前勸總長一戰的是你。如今敵人進在眼前了,你又勸總長堅守不出。如此反複無常,未免有延誤軍機之嫌吧。”
說話的這人苗宏義,是孔泰寧的副手,同時他也是江戍城身邊的老人。之前江戍城勸吳孟奇和解,被吳孟奇拒絕了。如今他見李澤又出風頭,便忍不住出言譏諷。
李澤是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聞言就想辯駁,可是吳孟奇先開口到了:“苗將軍,說說看你是什麼想法。”
苗宏義上前抱拳行禮道:“總長、諸位將軍,在下以為三發軍雖然多於我軍,可是他們沒有火器,且軍紀十分渙散,此時和他們交戰就未必沒有取勝的機會。而且咱們蘭芳的老人和他們打交道不是一次兩次了,都清楚這些回教徒,表麵上看著強悍,可是真正打起來,根本不是咱們的對手。有些人初出茅廬,見對方人多就畏懼了,這樣的人怎麼能帶好兵嘛。”
李澤聽了,怒氣又有些上湧,想上去和他理論,可是給吳孟奇瞪了回去。
“苗將軍,那麼以你所見,我們應該主動進攻了?”
“正是如此。”苗宏義高聲答道,“總長,此時他們剛剛渡河,立足未穩,咱們應該趁著這個機會對他們發動進攻,我想必能一戰擊敗他們。”
他的這番話,很快得到的帳中許多將領的支持。這些人大多是蘭芳老人,自然不願意看到有新人冒頭。
吳孟奇知道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道理,他雖然想推李澤上位,可是也不能拿蘭芳的前途和軍人的生命開玩笑。
“劉先生,你是怎麼想的?”
劉司言原本不想參與軍機,他是個文人,更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隻是此時吳孟奇開口問了,他不得不答道:“總長,我以為李副將和苗副將所言都有道理,還是由總長您來做定奪吧。”
“好,你是個文人,不懂軍事,我就不問你了。”吳孟奇接著考慮一下,抬頭問道,“火炮運到了嗎?”
蘭芳軍撤往這裏,吳孟奇不可能待在此地毫無作為。在路上,他就讓人回去,運一批火炮來。之前他們一直在行軍,南方缺馬,火炮行動不便,故一路上帶的火炮並不多。而如今已經定下了計劃,吳孟奇就遣人回坤甸,把船上的火炮運來這裏。
很快,一個隨軍的文官答道:“總長,恐怕還得一兩日才能到,火炮數量很多,路上也不方便。”
“既然如此,那就再等一等,待火炮到了,咱們再跟三發軍隊決戰。”
吳孟奇還是傾向於李澤的,便用上了這緩兵之計,而且沒有火炮助陣,他心裏總有些不踏實。
而軍帳中的諸位將領聽了,雖然有些怨言,可也無從反駁,隻得退了下去。吳孟奇看著,他們走出帳篷的背影,知道自己在這些人心中還沒有威望。如今他隻能打好這一仗,打勝這一仗,把他的威望真正在蘭芳打出來。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