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異人與兵事(1 / 3)

時間進入六月份,吳孟奇如今已經入主蘭芳的半年有餘。

這一日,他在總長府見到了從瓊州回來的葉達,同時也收到了王勝的來信。王勝在信中記述了這段時間內,西南時局的變化。繼湖北宜都、枝江舉義後,長陽、來鳳、當陽、竹山等縣的白蓮教教徒也接踵而起。到了三月份,襄陽地區的教徒也參與了起義,而各地起義軍隊隨即紛紛朝此地彙合。

清廷得知消息後,為之震驚,急由陝西、廣西、山東調兵七千人人,會同湖北及四川清軍共萬餘人,由都統水保及湖廣總督畢沅等指揮,實行分區圍攻。經過數場激戰,白蓮教在湖北所據山寨或縣城,多被清軍各個擊破。可是活動在襄陽地區的起義軍卻屢次打退了清軍的圍剿,而且實力還在迅速壯大中已經聚眾數萬,而此時清廷卻有些後繼無力了。

如今在西南活動的叛軍,不僅僅隻有白巾軍一支。早在去年,湘黔川地區便爆發了苗民反清起義。清廷的南方大軍現在正由清朝雲貴總督福康安統領在苗疆平定叛亂,因此短時間內清廷對襄陽的白巾軍有些鞭長莫及。而且王勝在信中告訴了他一個更驚人的消息,據說作為清廷平亂先鋒的福康安如今已經病逝於軍中,現在南方的清軍正處於軍中無帥的狀況。

吳孟奇放下信,思索著,而葉達站在一旁也不說話。得知了這些消息後,吳孟奇更堅定了自己的判斷。白蓮教在清朝的信徒很多,分布極廣,從現在的情況看來,他們是有民心的,要不然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就聚眾數萬。而且他們起義的時間也選的很好,如今清廷正處於權力交割的階段,對很多事情控製力大不如前。而且現在老天似乎也在眷顧他們,清朝現在經驗最豐富的統帥卻在這個時候因病亡於軍中。看來這場洪水,似乎有些勢不可擋了。

“葉達,你這次帶回來多少人?”吳孟奇抬起頭問道。

“大概有三四百人。”

吳孟奇聽了他的回答,有些驚訝。葉達此行不過一艘帆船,如此算來這船上一共有五百餘人,加上那些運來的糧食,這艘帆船真是滿載而來。

“為何會這麼多人?”

聽了吳孟奇的問題,葉達忙解釋道:“東家,你有所不知,現在西南年年戰亂,朝廷又年年加重稅收。很多百姓在家鄉都不活不下去了,如今紛紛聚集到廣州城裏。老王每次去廣州的時候,都從那裏帶回許多人。您可能不知道,如今你隻要有糧食,那些人就跟你走。現在咱們在瓊州的港口,光流民都有萬餘人了。咱是隻有一艘船,要不然這次帶回來的人更多。”

收羅流民,移民蘭芳是吳孟奇交代王勝做的。隻是他沒想到事情發展到現在居然是這樣,看來清國的這場風暴比他想象的更大。如今西南時局已經糜爛,很多的百姓四處外逃。這些人都是無家無業之人,他們在清朝已經沒有生存的地方,海外成為他們目前唯一的出路。

“好,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帶回來的人都交給碼頭上的人。”

“好的,東家我知道,隻是老王讓我帶了一個人回來,想讓您見一見,您看是不是要見此人?”

吳孟奇一聽便問道:“你知道是什麼人嗎?”

“這人叫謝清高,是嘉應州程鄉金盤堡人士。據說他是個異人,十八歲的時候就跟人出海,去過西洋很多國家,而且會說很多種西洋話。哦對了,他還來過蘭芳呢。”

聽了葉達的話,吳孟奇對這個人有了些興趣。

“你回去把人帶來,我見一見他。”

待他走後,吳孟奇便讓人把劉司言找了過來。

“總長,您找我有何事情?”

“劉先生,我想知道今年來蘭芳的漢人有多少人?”

劉司言想了一下,答道:“總長,具體的還沒統計出來,我估計到現在為止大概有萬餘人。”

吳孟奇聽了,盤算了一下。漢人遷移南洋,是早就有的事情,這條航路上不隻是他一個漢人船隊。而現在來蘭芳的這萬餘人,還是受限於海運能力。若是能加大海運規模,這個數字可能還會加倍。

在他盤算的時候,劉司言繼續道:“總長,今年也不知道怎麼的,比往年多了很多。隻是如今來蘭芳的漢人大多數都是一貧如洗,咱們得想個辦法安置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