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吳家店是一個貧窮交通閉塞落後的小村落,遠離城市,距離縣城40多公裏,離最近的鎮街市也有15公裏。村子與鎮裏唯有一條夠得上兩架大車並排通過的土質馬路,往返就是一整天,民風淳樸善良誰家要是上街買個東西,都要提前在村上吱一聲好讓有需要買東西的住戶提醒幫忙帶一些回來。這裏沒有風景秀麗的山山水水,隻有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梯田,以及曲曲折折的溝渠和四通八達的鄉間小路構成了典型的丘陵地帶。住戶們星散的分布在村子的東西南北,淳樸的村民們靠著種植水稻,油菜,花生,玉米,棉花等作物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忙碌著,村口的當家塘主要用於農業灌溉和生活洗涮衣物用,夏天,便成了男人和孩子們的天然浴場,常年碧波蕩漾,清澈見底,哺育著一代又一代人。
這年的11月21日,吳廣德一家終於迎來了期盼多年的孩子,而且還是男孩,取名吳有義寓意其將來長大成人有情有義。話說吳廣德年輕時好逸惡勞,將結發妻子李秀芳辛苦勞作的收成年年敗光,靠著族叔三叔公吳益豐的接濟得以生活。時光如梭,人到中年的吳廣德似乎突然間明白了什麼,性情大變,開始與妻子齊心協力一同勞作,種好自家承包的土地,兢兢業業的打理好莊稼,日子也漸漸好過起來;正應了那句老話,好吃懶做,就是金山也會吃禿,勤勞雙手能致富金也不換。經過幾年的努力辛勤勞作,吳廣德一家今年不僅還清了欠債還迎來了大豐收,更值得一提的事,結婚多年一直不育的李秀芳生下了吳有義,一家人滿心的喜悅溢於言表。
過上好日子的吳廣德家並沒有忘記一直以來照顧幫助他們勝似父母的三叔公,沒有他,也不會有他們今天,於是他們決定贍養唯一在世的長輩三叔公,並接來自家一起生活。三叔公早年因身體殘疾一直未婚娶,這些年全靠自己自力更生和政府救濟生活。三叔公的到來,讓這個小家頓時變得更加有滋有味,其樂融融。
時光如梭,吳有義很快四歲了,很是可愛招人喜歡,瞧他濃眉大眼,皮膚白皙,臉蛋紅潤,小胳膊小腿走起路來有模有樣,聲音清潤細膩很是好聽。此刻他正在三爺爺旁津津有味的聽著故事呢,時而托腮裝作一副苦思冥想樣,時而快樂的在屋裏跳躍起來,惹得三爺爺好不擔心,忙將手頭的活兒丟下,去追逐有義去了,好讓他停頓下來。可是剛剛聽了三爺爺故事的有義卻將自己帶入了角色成了小英雄,在屋裏屋外忙活起來好不快樂。看著有義一天天長大,他覺得自己的晚年是很幸福,雖無親生兒女卻有兒女孝順,有孫子承歡膝下,頓時感覺自己不枉此生。這四年的時間,吳廣德一家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房子不僅多了三間,還起了三間大瓦房,生活變得越來越好。好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匆匆過去了,是那麼的無聲無息,不知不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惡魔也輕輕地悄然臨近,將邪惡的雙手漸漸向這位懵懂孩子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