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概述
企業管理的概念和任務
一、企業管理的概念
所謂企業管理,就是由企業經理人員或者經理機構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過程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製,以提高其經濟效益,實現盈利這一目的的活動的總稱。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是企業內部的活動,即以生產為中心的基本生產過程,輔助生產過程以及生產前的技術準備過程和生產後的服務過程,對這些過程的管理統稱為生產管理。另一部分是企業外部的活動,即聯係到社會經濟的流通,分配,消費等的過程,包括物資供應,產品銷售,市場預測與市場調查,對用戶服務等,對這些過程的管理統稱為經營管理,它是生產管理的延伸。隨著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的職能逐漸由以生產為中心的生產型管理發展為以生產經營為中心的剩廠經營型管理。因此,企業管理的任務是,不僅要合理地組織企業內部的全部生產活動,而且還必須把企業作為整個社會經濟係統的一個要素,按照客觀經濟規律,科學地組織企業的全部經營活動。
二、企業管理的任務
(一)合理組織生產力
合理地組織生產力是企業管理最基本的任務。合理組織生產力有兩個方麵的含義。
1、使企業現有的生產要素得到合理配置與有效利用
具體來說,就是要把企業現有的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者和科學技術等生產要素合理地組織在一起,恰當地確定它們之間的關係和比例,使企業生產組織合理化,從而實現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2、不斷開發新的生產力
第一、不斷地改進勞動資料,並不斷地采用新的更加先進的勞動資料;
第二。不斷地改進生產技術,並不斷地采用新的技術來改造生產工藝,流程;
第三,不斷地發現新的原材料或者原有材料的新的用途;
第四,不斷地對職工進行職業技術再培訓,並不斷地引進優秀科技人員與管理人員。
(二)維護並不斷地改善社會生產關係
企業管理總是在某種特定的社會生產關係下進行的,一定的社會生產關係是企業管理的基礎,它從根本上決定著企業管理的社會屬性,從全局上製約著企業管理的基本過程。因此,企業管理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維護其賴以產生,存在的社會生產關係。另一方麵,由於生產關係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在相當長的一個曆史階段內,其基本性質可以保持不變,而生產力卻是非常活躍,不斷變革的因素,必然會與原有的生產關係在某些環節、某些方麵發生矛盾。這個時候,為了保證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完全有必要在保持現有生產關係的基本性質不變的前提下,通過改進企業管理手段,方法的途徑對生產關係的某些環節、某些方麵進行調整、改善,以適應生產力不斷發展的需要。
現代企業管理的發展趨勢
企業管理是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企業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已經經曆了幾個不同的曆史階段。在世界性新技術革命不斷發展的今天,現代企業管理較之於傳統管理,有了巨大的發展,表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形成了一係列新的發展趨勢。
一、管理重心的轉移
從傳統管理發展到現代管理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如何認識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現代企業管理的重心已經從過去對物的管理轉移到對人的管理。世界各國企業管理在新技術革命發展過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發展。盡管方式和內容個有不同,但是在注重對人的管理上有許多的相同之處,並形成了一種新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