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感冒或是疼痛、受傷……小孩子的病痛和傷害總是充滿了突發性,而且小孩子症狀的顯現和進展也和大人有著截然不同的特征,就連治療方法也或多或少有所差異。
那麼,在幾歲之前才算是小孩子呢?當成長的種子在孩子體內默默地萌芽,且隨著時間的流逝伴著成長結束之際,孩子們便站立於通往成人的入口之處。
1.小孩子生病了,怎麼辦?
對醫生而言,難纏的是小孩子還是老年人?
其他科的醫生總是對我說:“小孩子抵抗力弱,一生病便惡化得快,小孩子自己又不會說明症狀,一檢查便是又哭又鬧的,當小兒科醫生應該很累吧?”
當然,這種窘境並不是沒有,但在另一方麵,因為小孩子既不像成年人,特別是老年人那樣經曆過各式各樣的疾病,身體上也沒有那麼多成人的小毛病,因此,小孩子第一次染上的疾病症狀便會單純地表現出來,再加上他們的抵抗力弱而導致該症狀呈現典型、及時的表現,所以,治療起來反倒不需顧慮太多。
即使小孩子說不出他們哪裏不舒服,但身體狀況的好壞還是會通過表情或身體而誠實地顯現出來的。記得有一次值班深夜曾有一位被送來急救的腹痛女患者,心中正想著或許是那回事而私下詢問她,誰知卻換來她杏目圓睜地“絕對不是那回事”的回答,為了怕再度刺傷年輕女孩的心,我便停止了問問題,不料隔天下午卻收到婦產科醫生告知那女孩懷孕的消息。但是孩子們,特別是幼小的孩子們,是絕對不會發生這種事的,這一點是可以安心的。
大致說來,小孩子生病都有這樣的傾向。
關於小孩子生病時應該注意的事情,本書中雖已針對各種症狀做了說明,但在這裏還是要為各位舉一些在急診室中常見疾病的共同特點。
A.病情的輕重會顯現在臉上——絕對不會有“臉在笑著,心在哭泣”的情形
小孩子的病情和症狀的輕重通常會表現在臉上。如果他們發著高熱,卻還笑嘻嘻的話,起碼代表這時還不到緊急的狀態,反倒是沒有發熱,卻一臉倦怠的樣子才需要特別注意。
而“倦怠”狀態也有程度不同,重要的是要和平常比較來判斷。能做這樣判斷的,便是在平常十分了解孩子各種狀況的母親,因為第一次為孩子做診斷的醫生難免會有遺漏發生。
B.小孩子容易發熱——這是最常發生的
來看病的孩子的症狀裏頭,最多的就屬發熱。
小孩子比起成年人更容易、也更常發熱。
因為他們對微生物感染的抵抗力弱,而容易導致體內熱的產生和發散,以至於打亂了身體的平衡狀態,再加上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的尚未成熟等各種理由,容易發熱。所以,最重要的便是在發熱時所做的判斷及處理。因此,特將其列於各種症狀處理的最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