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瀏陽整編獲新生(4)(1 / 3)

首先從官兵關係入手。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深入細致的政治教育。整編前,士兵的夥食很差,吃糙米菜湯還吃不飽。教育中,在宣講官兵一致的傳統的同時。普遍在連隊建立了士兵經濟委員會,實行民主管理夥食,夥食立刻大變樣,士兵們不但能吃飽,而且頓頓吃細糧,兩菜一湯,有油有肉。士兵們高興了,對政工幹部人為擁護,爾後的軍民關係教育和反對封建幫派關係教育等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接著,結合生產實踐進行了4個月的生產教育,全兵團種植稻田和旱地1.5萬多畝,收獲折大米250多萬斤;通過包修鐵路、運送公糧等,取得副業收入折合大米370多萬斤。通過生產勞動,不但改善了官兵的生活,增強了官兵的身體素質,而且減輕了國家的負擔,增進了與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最後從1950年7月開始,在全兵閉開展民主運動。這是改造起義軍官的中心一環,也是一場激烈的嚴重的政治思想鬥爭。以至一些起義軍官組織人員對政工幹部采取暗殺行動。但兵團各級黨委堅持貫徹四野首長提出的“準許”士兵提意見;起義幹部要主動自我檢討”的兩個原則和“既往不咎、準許申辯、不汙辱人格”的三大保證,使民主運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許多起義幹部感慨地說:多虧共產黨把我們救了,不經過這次民主運動的話,我可真危險,現在總算走上光明大道了!

1950年9月,恨據毛澤東的指示精神,四野從第12兵團等單位抽調12個老連隊以及河南軍區獨立團、部分縣大隊指戰員共計17731名幹部、戰士補充到2l兵團,使21兵團的兵力由24789人增加到42520人。這次整編,撤銷216師和218師的番號,將其人員補充到兵團其他部隊。以連隊為單位拆編合並,徹底打亂了原來的建製,使共產黨員由原來的1409名增加列7389名,共青團員由原來的2009名增加到3739名,連隊普遍建立了黨支部;同時,又將經過整編教育思想仍然落後的847名起義軍官調離兵團,送到有關幹校或教導隊學習。從而使這支部隊的政治質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戰鬥‘力大為提高。麵貌煥然一新。

三、廣西剿匪,荊州治洪,華南戍邊,對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的答卷

獲得新生的第21兵團:士氣高昂,官兵紛紛要求赴朝參戰,保家衛國。這時,退居台灣孤島的蔣介石集團大肆叫嚷反攻大陸,而內地匪特分子聞風蠢動。處於華南邊陲的廣西更是匪情嚴重,引起了毛澤東的高度關注。他從國家安全的戰略出發,要求廣西加快剿匪步伐,於1951年5月前肅清股匪,以便抽調部隊增援廣東,保衛祖國的南大門。為此,中南軍區(由華中軍區改稱)於1950年12月上旬命令21兵團,開赴廣西執行剿匪任務。陳明仁和廣大指戰員把這看著黨和人民對自己的信任和考驗,感到無比光榮。陳明仁豪情滿懷地對政委唐天際說:“當年,我憑一腔熱血猛攻惠州城,大戰回龍山。今天,有了共產黨的英明領導,我們一定能勝利完成廣西剿匪任務。”起義官兵紛紛表示:“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要住廣西剿匪中立功!”

12月14日,兵團直屬隊相52軍從醴陵、53軍從來陽分批乘車向廣西進軍。於20日先後到達廣西佳林、柳州、南寧地區。於1951年1月正式展開了剿匪作戰。根據廣西軍區的統一部署,21兵團主要負責桂林、宜山、柳州、平樂、南寧、龍州、百色地區的剿匪,並派出部分兵力配合兄弟部隊進剿欽(州)廉(江)地區(時屬廣東,隨後劃歸廣西)之匪。陳叫仁,唐天際率兵團部進駐桂林,對所轄地區的剿匪作戰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和精心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