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紅樓夢》作者詮解(1)(1 / 3)

20世紀初,“《紅樓夢》作者究竟是誰”這個問題曾經引起中國學術界的爭論,這個爭論至今仍然存在。大致上可分為二說:一、紅樓夢是由曹雪芹所撰寫的。曹雪芹,中國清代小說家,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陽,生於1715年,卒於1763年。其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白旗包衣(家奴)。二、紅樓夢的作者另有其人。《紅樓夢》第一回正文中,將作者歸之為“石頭”,這自然是小說家言。緊接著又提到,此書經“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所以有人認為,《紅樓夢》的作者並不是曹雪芹,而是另有其人。

但是,通行觀點還是認為曹雪芹是《紅樓夢》的真正作者。在與曹雪芹同時代或稍晚的袁枚、裕瑞等人,以及更晚的其他人的筆記中,也都有曹雪芹是《紅樓夢》作者的記載。1921年,胡適發表《紅樓夢考證》,在對清人筆記和曹雪芹家族考證的基礎上,確定曹雪芹為《紅樓夢》作者,從此成為定說。稍後脂本脂批的發現更強有力地支持了這一結論。

在這一章,我們將對《紅樓夢》的作者以及一些相關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介紹。

曹雪芹何許人士?

關於《紅樓夢》的研究不能不涉及到其作者曹雪芹,很多人夢想著《紅樓夢》中的很多謎題可以從曹雪芹本人的資料中找到答案,然而事與願違,由於特定的曆史原因,曹雪芹留下來的資料很少。對於這個聞名世界的文學大家,我們卻無比的陌生。關於曹雪芹的生平簡介,最常見的介紹是這樣的:

曹雪芹,生於1715年,卒於1763年,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

曹雪芹的先祖原是漢人,後入了旗籍。曹家得到清廷的眷顧,是在曹雪芹的曾祖母孫氏成為康熙的保姆之後。康熙即位第二年開始設置專管宮廷所需織物的織造和采購的“江寧織造”,就委任了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曹家便晉升為顯赫的貴族,曹家從此開始大富大貴。從曾祖父曹璽起,經祖父曹寅,父輩曹顒,曹頫,曹雪芹祖上三代世襲江寧織造第一任監督。曹雪芹祖父曹寅一代是曹家最鼎盛的時期,曹寅的兩個女兒都被選作王妃。康熙六次南巡,有五次都以曹家的江寧織造署為行宮,後四次是在曹寅任內,可見當時曹家權勢的顯赫以及和康熙關係之密切。曹寅是當時的“名士”,能寫詩、詞、戲曲,又是有名的藏書家,著名的《全唐詩》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直至雍正五年,曹頫(曹雪芹之父)因皇室爭權奪利的株連被革職抄家為止,祖孫三代任江寧織造達六十多年。曹雪芹出生在南京,少年時代過著“綿衣紈袴”、“飫甘饜肥”的富貴生活。在曹雪芹十三歲的時候,即曹家被抄的次年,全家遷回北京,家道衰落。

從此,曹雪芹過著“茅椽蓬牖,瓦灶繩床”、“舉家食粥酒常賒”的困頓生活。關於《紅樓夢》的創作過程以及曹雪芹的中、晚年生活,由於文獻資料極少,很多問題無法確知,隻能存疑。從曹雪芹的好友張宜泉、敦敏、敦誠等人的零星記載中,我們僅知道曹雪芹多才多藝,工詩善畫,嗜酒狷狂,對黑暗社會抱傲岸的態度。

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是在極端困苦的條件下進行的,“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這部巨著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後因愛子夭折悲傷過度而一病不起,“淚盡而逝”,終年還不到五十歲。

據傳,青年時代的曹雪芹才華出眾。有人請他到皇宮書院裏當畫師,收入豐厚。但曹雪芹窮而有誌,寧肯過苦日子,也不願去侍候達官貴人。後來他在一所貴族子弟學校任職。在這裏他結識了敦誠敦敏兄弟,成了終生的好友。晚年,曹雪芹在城裏也沒有立足之地了,便搬到北京香山臥佛寺附近的一個山村裏居住,過著十分貧困的生活。

這些資料雖然很少,但是我們對曹雪芹的了解也隻僅此而已。即使這樣,有些資料還不確定,還存在著很多疑點。關於曹雪芹生平的疑點主要集中以下三點:

一、曹雪芹的“字”和“號”仍然存在爭議。按照曹雪芹的好友張宜泉的說法,應該是“姓曹名霑,字夢阮,號芹溪居士”,但有的研究者認為他的“字”是“芹圃”,“號”是“雪芹”。

二、曹雪芹的生卒年存在爭議。關於曹雪芹的生年,現在主要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他生於公元1715年,即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另一種說法認為他生於公元1724年,即雍正二年甲辰。關於他的卒年,他的生卒年問題,已經爭論了幾十年,但仍然沒有答案,主要有三種看法:一種認為他卒於公元1763年,即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另一種說法認為他卒於公元1764年,即乾隆二十八年癸除夕;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他卒於公元1764年初春,即乾隆二十九年甲申歲首。

三、關於曹雪芹的父親到底是誰還存在爭議。現在也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是曹顒,曹雪芹是他的遺腹子;另一種看法則認為,曹雪芹是曹頫的兒子。

當然,也有人認為,《紅樓夢》的作者根本不是曹雪芹,例如有人認為是洪昇,有人認為是吳梅村——這些內容我們將另立章節具體論述。總結起來,認為《紅樓夢》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另有其人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