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冷笑道:“為魏王稱帝而來!”
曹丕和司馬懿吃了一驚,賈詡見了,說道:“魏王休要驚慌。賈詡正是為了幫助魏王奪取帝位而來的。此番仲達的計謀雖好,但還有不足。眾文武到漢帝麵前逼宮,讓漢帝退位自然是一個妙計。但是要堵住天下悠悠眾口,還需魏王多忍耐時日。所以賈詡為了魏王另定了一計,不知魏王是否想聽?”
這時賈詡已經把話說道曹丕心中去了,曹丕自然想聽。賈詡便把自己的計謀說給了曹丕,曹丕和司馬懿聽完,開心的大笑。曹丕道:“文和真是高明啊!”
就連司馬懿也佩服的說道:“人稱賈文和詭計多端,現在證明天下所言不虛啊!哈哈!”三人開懷大笑。隨後便回到曹丕的府邸中商量如何逼宮了。
正如司馬懿和賈詡所算的,眾文武把事情告知漢帝,向漢帝逼宮。夏侯敦帶兵進入宮廷,漢帝大驚。無奈之下,隻好含淚答應退位。漢帝下詔退位給曹丕。
但是按照賈詡所算,曹丕不能接受漢帝的退位。把詔書退回給了漢帝。漢帝不知所以然,以為曹丕真的忠心不二,正當漢帝疑惑之時,荀或四人來到漢帝宮中,對漢帝說道:“皇上,魏王此意是在於收取天下萬民之心。皇上想要保住性命,還得繼續下第二道詔書啊!”
漢帝聽了,自然明白曹丕的真正用意是什麼。為了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漢帝忍痛下了第二道詔書。但是曹丕自然還是不接受。等到漢帝下了第三道詔書之時,曹丕才接受。向萬民表示了是漢帝自己甘心退位,而不是自己密謀造反。
漢帝在禪位台上禪位給曹丕,曹丕廢漢帝為山陽公。曹丕繼位之時,便讓人帶走了漢帝。而漢帝在半路之中,便給曹丕等人暗中安排好的士兵截殺,可憐四百餘年的大漢朝,從此滅亡。
正當蜀漢諸將準備完好,向許都進兵之時,許都傳來漢帝被廢,曹丕篡漢稱帝的消息,更有流言傳說漢帝已經遇害。還未出兵,劉備便昏厥過去。待眾人救醒,劉備傷心欲絕,下令百官掛孝,遙望設祭。追封漢獻帝為“孝湣皇帝”。而劉備也因為憂心成疾,終日不理朝政。諸葛亮和龐統等人商議,覺得國不可一日無君,便力主讓劉備登基為皇,繼承大統。但是遭到劉備的反對。諸葛亮便率領文武百官跪倒在劉備府邸麵前,蜀漢文武百官上萬人跪倒在劉備府邸外麵,隊伍之長,難以想象。而百姓見到了,知道了這個事情之後,都推舉劉備為皇,劉備一直避而不見,諸葛亮等人也跪著不走,三天之後,劉備終於走出府邸,接受了文武百官和百姓的勸告,在成都稱帝,國號“蜀”,但是人稱“蜀漢”。劉備尊號“蜀漢昭烈帝”,諸葛亮在受封台上大聲朗讀道:“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朔,越十二日丁巳,皇帝備,昭告於皇天後土:漢有天下,曆數無疆。前者,王莽篡位,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複存。今曹操殘暴不仁,戮殺主後,罪惡滔天;曹操之子曹丕,載肆凶逆,竊據神器。今番更是逼迫漢帝退位於丕。漢帝慘遭曹丕殺害。天下眾人,皆以為漢室已廢,備宜延之,嗣武二祖,躬行天罰。備恐懼無德忝帝位,詢於庶民,外及遐荒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畏天明命,又懼高、光之業,將墜於地,謹擇吉日,登壇告祭,受皇帝璽綬,撫臨四方。惟神饗祚漢家,永綏曆服!”讀罷祭文,諸葛亮率眾官恭上玉璽。
劉備受了,捧於壇上,再三推辭曰:“備無才德,請擇有才德者受之。”
諸葛亮奏曰:“漢中王平定四海,功德昭於天下,況是大漢宗親,宜即正位。已祭告天神,複何讓焉!”
文武各官,皆呼“萬歲”。拜舞禮畢,改元章武元年。立妻孫氏為皇後,長子劉禪為太子;封次子劉永為魯王,三子劉理為梁王;對旗下文武百官進行封賞,具體情況如何?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