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罕有絕活(1 / 2)

郭勝男一哭鼻子,和她平日裏要好的女同學都不約而同地放下手中的作業簌簌地來到她身旁。

那些和郭勝男沒有交情或是關係不怎麼過硬的女同學為求往後自己遇到類似的情況有人為自己掙足麵子也都三三兩兩地和大家打成了一片,所以除了忙著上廁所或是涉外交涉的女同學之外,班裏所有的女同胞都來為郭勝男壓驚慰問來了。

一下子,自己被同胞們包圍得嚴嚴實實,郭勝男有點激動。但一聽到七七八八的聲音勉勵和安慰她,他就有點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了,腹中壓抑不住的怒火唰地蔓延到了心口,她哭得更有勁、更淒惶了。

似乎隻有哭泣才能更有效地表達自己內心深處的疼痛和淒慘。坐在郭勝男和蘇醒附近的同學都很清楚郭勝男為愛情幾乎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心力。

蘇醒是個城府極深的“小大人”,不管是對待親人還是最好的朋友,他都說半句話藏半句話,從來都不會輕易說出那些掏心窩子的話。

這種現象在大多數人看來似乎是種早熟的跡象,但是這種跡象最早可以追溯到他剛剛懂事的時候,一個剛剛懂事的孩子奶牙還沒長齊都能像一個中年人一樣老成地撿話說,實為一件罕事。

最重要的是他報喜不報憂,而且再怎麼喜慶的事情他基本上都是兩三句話就解決了,從來都不會大事渲染或是言過其實把一件事情說得沒邊沒譜。本來喜慶的話在他腦海裏都已經或輕或重地歸好了類。

是自己的、親人的、朋友的,是大喜、驚喜、小喜,他都在心裏規整地盤好。如果蘇醒的大腦不受外來事物的影響,他可以老練地把喜事根據程度的深淺分毫不差地傳達到對方的大腦裏,必要時還會在話茬上適當地添加一些肢體語言。

所以讀小學的時候,他跟老師說話彬彬有禮、字字句句都在真理和道義上,甚至他還時不時地提醒老師的失禮和失義之處。同學們和他聊天沒有一個能夠幹幹脆脆地侃過他。論文化素質,他們加起來都不一定是他敵手。

因為爸爸還在世的時候曾承諾蘇醒如果考取第一名就帶他到遊樂場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坐摩天輪、騎旋轉木馬,好好地享受一番童年的一大快事。可是走到門口,他就駐足在一家舊書攤跟前。

他生平第一次到由公家運營和監管的單位遊玩,卻沒有像其他同齡人一樣盡興地玩個心潮澎湃,而是毅然決然地放棄到裏麵遊玩的機會,提議爸爸給他買小人書和連環畫。

爸爸心裏又喜又憂,不過憂的成分占據了他內心的絕大部分空間。因為看書汲取知識是再好不過的事兒了,可是他又擔憂兒子不能像其他同齡人一樣有一個放蕩不羈、快活奔放的童年。

就在爸爸憂愁不堪的時候,小蘇醒似乎看出了爸爸心目中的陰雲和霧霾,就十分貼心地說:“爸,要不咱們先進去過把癮,如果還有剩餘的錢,你就給我買成書得了!”

雖然那天進園裏遊玩,兩人把錢花得一分也不剩,但是小蘇醒已經下定決心開始一分一分次存錢辦借書證,他要自己創造條件滿足對知識的**欲。

後來他趁著替媽媽打醬油和灌醋的機會賺得一些零頭小錢,一年有餘他便攢夠了到縣圖書館辦理借書證的錢。

從那以後他就嗜書如命,一個月下來他便讀遍了圖書館裏林林總總的小人書和連環畫,那些鮮明的人物和振奮人心的故事情節深深地銘刻在他幼小的心靈上,他甚至能夠惟妙惟肖地把故事的精要述說給親人和朋友,儼然一副精靈剔透的“仲永樣”。

升入三年級的時候,他已經開始讀中外文學名著了。因為從一年級開始,他把別人玩耍嬉戲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習文上麵了。

所以除了外國名著在文化上和中國存在一些差異讀起來有點費力之外,隻要是經他過目的中國名著他都能夠非常輕鬆地拿下,裏麵的經典語句和段落他都能夠如數家珍、娓娓道來。

最令人驚詫的是文學名著裏麵震駭人心或是幽默詼諧的言行舉止和對話他都能夠十分準確和到位地給表演出來。

因為腦子裏麵存有琳琅滿目的程式化言語,所以他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不同特點、年齡和階層人的言語舉止極其細致和逼真地模仿下來。

要不是小蘇醒一直都認為自己還是讀書上學的好年華低調拒絕媒體采訪,說不定他早就成為演藝界的一代童星了。

蘇醒的爸爸也聽過“傷仲永”催人淚下的故事,所以他不但忍痛割舍兒子和媒體的來往和通聯,而且他還真誠地告誡親朋好友和左鄰右舍一定要認清名和利的優缺點所在,稍有差池就要割舍眼前名和利的追逐,劃清和名利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