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 若(1 / 2)

黎明,一縷晨曦透過雲層間的間隙,射入靜謐的山林。

“師弟,師弟,師傅找你!”

樹林中,一個十五、六歲的青年和尚頂著光亮的腦袋在急速“奔跑”。說是奔跑,其實卻是沾草即過,踏木而進,彰顯出絕佳的輕身功夫。

沒過一會,他便來到一片小湖旁邊,隻見湖邊草木盈盈,湖中水波微瀲,白兔、鬆鼠在林中隱約可見,蟋蟀、青蛙的叫聲交織出天然的旋律,呈現出一派祥和的情景。

湖邊一塊大石上盤坐著一位八九歲的小和尚,麵對小湖,雙手置膝上捏禪定印,閉目誦經。

忽的,似乎是感覺身後來人,小和尚嘴角一翹,雙手收印合十,道:“半年不見,一意師兄功力大增,可喜可賀。”

青年和尚緩步走上前來,合什一禮,道:“師弟謬讚了,為兄擔當不起。”然而,其嘴角卻情不自禁地翹了起來,隱隱有了一絲傲然之氣。

小和尚起身回頭一禮:“師兄何必客氣,為不傷草間生靈而在這麼短的路程裏提氣行功,師兄心境已達善境,一若自愧不如。”

一意一愣,嘴角那絲自傲瞬間變成尷尬,紅潤的臉蛋憋的有點慘淡,可是看著一若那清澈至極的眸子,心中又實在提不起一絲火氣,反而有些羞慚,讚道:“師弟在此地坐關兩年,心境進境之快實在使師兄汗顏。師尊著我讓你前去,並示下今日即師弟的破關之日。師尊在靜思堂等你,請師弟收拾一下隨我前去。”

言罷,一意向四周一看,忽的一愣:“師弟,去年我前來看你記得還有一木屋在此,怎麼……”

一若微笑:“質本潔來本潔去,身外之物,何必著相,師兄,我們走吧。”一意眼中一亮,“質本潔來本潔去”一句觸動了其心緒,他感到困住他修為已久的瓶頸竟隱隱有了一絲鬆動。看到一意有所悟,一若淡淡一笑,靜靜離開,向林外走去。

走出樹林,一座巍峨廣大的寺廟浮現眼前,正是長安城外號稱天下佛教聖地的相國寺!

相國寺位於長安城東側三百裏處,似是很遠,但在這個修道者的世界,三百裏的距離實在算不了什麼。

寺中佛音嫋嫋,檀香處處,無數僧人齊聚大小佛堂,嚴肅而認真的做著早課。

一意下山,進相國寺後門,徑自來到位於相國寺北苑的靜思堂,堂外兩名值班弟子見到一若合什一禮:“恭喜一若師弟今日破關。慧深師叔在裏麵等待師弟。”

“多謝兩位師兄。”一若合十還禮,隨即邁步進入靜思堂。

靜思堂內,一位中年僧人雙手背後,正在仰首靜望堂中供奉的釋迦牟尼佛像,對身後一若的進入和見禮毫無反應,雖然麵容平淡,但雙眸中卻閃爍著如星辰般的光芒,顯然在思考著什麼。

一個時辰轉眼即過,慧深眼中光芒不再閃爍,平靜下來卻顯得更加深邃。

他回首笑道:“一若,兩年坐關,心境成長相當不錯,當年你可是調皮得很呢,我記得……”

“師傅!”一若雙眸清澈,臉頰卻微紅了。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赤子之心就是經不起逗弄!哈哈哈哈……”

“師傅叫我來是有什麼事嗎?”

慧深深深地看著一若:“一若,你自繈褓時由我收養,至今已有八年。你是天生的赤子之心,空靈澄澈,纖塵不染,故而三歲識字,四歲通義,六歲便已熟讀眾多佛經,雖未窮極我相國寺三藏經典,卻也通曉他人半生研讀之經義。

為師擔心你心境太過空靈,誤入歧途,故讓你坐關兩年,如今看來,卻是為師錯了。。。兩年坐關,你的心境越發空靈,這在他人,尤其修行者看來實在是天大造化,然而對我佛家來說,卻非運氣。佛說:“放下即成佛。”可不曾拿起,何來放下?”

一若一愣,靜思片刻忽又笑道:“弟子明白了。弟子請求入世修行,借萬丈紅塵來磨礪己身,進無邊苦海去度化世人。”

慧深大笑:“錯了,錯了,錯了!”

一若驚愕:“弟子何錯之有?”

“紅塵煉心終究隻是借,而非融,於他人或有益,於你,卻是多餘,此為一錯;此番入世,你要度的不是世人,而是你自己,此為二錯;其三……這其三嘛,需要你自己去悟,等你悟通之時,便是你歸來之日。”

一若聞言不語,慧深亦自沉默。

良久,一若開口:“弟子是今日下山?”

“不是,我與你師祖,還有主持商量過了,為你選定了一個極佳的入世地點,你將在那開始你以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