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1 / 1)

伴隨著新世紀鍾聲的敲響,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推動下,在高等教育大發展的浪潮中,在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平台上,西南科技大學於2000年組建,至今已走過了十年的曆程。

十年的時間不短,學校獲準成立“核廢物與環境安全”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非金屬複合與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培養基地和“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製造過程測試技術”部省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公布我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榮獲優秀;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我們在4088畝熱土上,集2200名教職員工的智慧,建設了近100萬平方米校舍;我們在工學、農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8大學科門類中,設立了17個學院(部);在67個本科專業、3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專業學位點上,培養著2.7萬名莘莘學子。

十年歲月如歌,十年學府華章。在過去的十年中,學校弘揚“厚德、博學、篤行、創新”之校訓,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科學理性、開放包容、彰顯卓越”的辦學理念和“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建校、和諧興校”的辦學思路,以提升內涵為主線,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隊伍建設為關鍵,以深化改革為動力,著力推進教育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製度創新和文化創新,不斷增強學校核心競爭力,艱苦奮鬥,勵精圖治,拚搏創新,砥礪前行。這是西南科技大學師生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矢誌不渝地奮鬥的十年。

十年有智者引領,十年有巨樹為蔭。學校不斷深化辦學體製改革的探索,堅持開放辦學,十年潛心磨劍,共建與區域產學研聯合辦學體製特色日益凸顯。學校的董事會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四川長虹電子集團公司等36家大型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組成,四川省人民政府分管教育副省長親自擔任董事長。學校有從董事單位聘請的600餘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高水平兼職教師隊伍,有17個與董事單位共建共享實驗室。通過資源共享、聯合辦學,促進了學校辦學水平的快速提升和董事會成員單位的共同發展,形成了“共建與區域產學研聯合辦學”的鮮明特色。這是西南科技大學堅持特色辦學、開放聯合、走向成熟的十年。

十年天開教澤,十年弦歌不輟。一批批辛勤的園丁懷教育之理想,行化雨之春風,把青春韶華、才情抱負無私地拋灑在這片熱土上。一批批孜孜不倦的學子肩負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重任,在這裏沐浴著老師們山高水長的雨露恩情,在浩瀚無垠的學海中盡情遨遊。他們曾經青春年少、指點江山,他們仍然意氣風發、自強不息。春華秋實,桃李芬芳。隨著專業類別的不斷拓展,學校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尤其是西部經濟發展、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和國防科技工業培育了大批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這十年,更有全校上下團結一心、眾誌成城、取得抗震救災和恢複重建偉大勝利,從悲壯走向輝煌的壯麗曆程。

十年的時間不長,學校列為國家西部重點建設高校的任務尚在繼續;學校獲準設立國家大學科技園的作用還待發揮;學校實施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的效應才剛剛凸顯;學校建成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的航船才揚帆起錨。經曆了過去十年的我們,小荷才露尖尖角;期盼著未來十年的我們,更待滿園桃李芳。我們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麵推進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力爭將學校早日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歲在庚寅,時屆金秋。在西南科技大學組建成立十周年紀念文集即將付梓之時,感慨萬千,作文以記。

是為序。

黨委書記。王俊波

校長,肖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