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象牙獵人(1 / 2)

西伯利亞,位於沙俄帝國境內北亞地區的一片廣闊地帶,與華夏國接壤。

這裏的平均氣溫低於零度,徹骨的寒冷氣候造就了西伯利亞大片的凍土資源。而在這片充滿神秘感的土地上,除了地麵那些形形色色的生物,在這地底下還埋藏著更加神秘的東西,那就是古代生物的化石。

何漾,便是帶著一顆好奇心來到這荒涼的西伯利亞的,他對這個神秘地域的第一印象是冷,雖說這裏有吸引他的東西,但真心不適合自己這個生活在南方的人,西伯利亞太冷了。

但是,想想自己一個二十歲的大好青年,每天就活在一個毫無挑戰的世界裏,怎麼說也得出去見識一下從未有過的經曆吧,再說了,身強體壯的自己還怕這野蠻之地?於是,何漾千方百計央求叔叔帶他來見識這充滿神秘感的地方,還信誓旦旦地說自己一定能吃苦,最後把嘴皮子磨破了,終於征得家裏人的同意,趁著暑假,經過繁瑣的簽證,何漾得到了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何漾的叔叔叫何大濤,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幾十個象牙收購商之一,而親自前往象牙采集地收購象牙的商人隻有寥寥幾個,何大濤便是這其中之一,這是得到了華俄兩國批準的。

象牙收購商通常都會在本地雇傭一個熟悉西伯利亞的華夏國人向導,而後驅車前往交易所收購象牙,隨後再通過國際運輸往華夏國市場供應。用何大濤自己的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隻有這樣才能挑選到最優質的象牙,價格也更加便宜,但相對的風險也更大,單單西伯利亞惡劣的自然環境就可能讓每一位外來者抓狂。

在種類繁多的古生物化石中,最有價值的便當屬猛獁象象牙化石。在華夏國,猛獁象牙能賣到每磅八百美元,即四千多塊人民幣。數年前,一位當地育卡格爾村的村民在一座冰凍懸崖附近找到了一隻年輕猛獁象的遺體,它被命名為“育卡”。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到搜尋的行列,被找到的猛獁象牙也越來越多。在當地,如果運氣好找到一根上好的象牙,那便可以維持一家人一個冬季的支出。

象牙化石不能大量挖掘的原因有很多,沙俄帝國政府的政策限製是其中一條,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采集象牙化石本身的難度。想要找到一根象牙化石,並完整得把它從凍土中挖掘出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這荒涼之地苦苦找尋了幾個月卻沒有絲毫收獲的人也不在少數,畢竟這種事情可遇不可求,不僅僅需要你的經驗,有時候更多的是運氣,還有強壯的身體。

雖然沙俄帝國對采挖這方麵有著嚴格的要求,但非法采挖屢禁不止,這個特殊的行業的確養活了眾多的“象牙獵人”,不管是合法還是不合法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讓像何大濤這樣的象牙收購商大賺了一番。

行車至西伯利亞東北部的山地地帶,路麵崎嶇不堪。因為氣溫的緣故,這裏的山脈上隻餘下矮小的植被,土黃色的小草爬滿了高不可及的山坡,顯得孤寂,沒有一絲生氣,就像一座座令人恐懼的墳頭。

天昏沉沉的,暗黃的地平線連接著灰蒙蒙的天空,點綴著附近高矮不一的山坡,周圍死寂的環境讓何漾的腦袋昏昏沉沉,他半睜著眼睛瞄了一眼窗外,幾乎一模一樣的景色,連聲鳥叫都沒有,真是相當無趣,還虧了自己帶來的相機。

“叔叔,這什麼破地方啊,冷就算了,這路還這麼爛,沙俄帝國政府就不給修修?怪不得西伯利亞是流放犯人的地方。”何漾坐在破舊的皮卡車上,一隻手撐著下巴,百無聊賴的對前座的何大濤說道。

這輛皮卡車的外殼鏽跡斑斑,在大量碎石鋪蓋的山路上顛簸行駛,不時有濃密的地衣和苔蘚長在貧瘠的土地上,考驗著駕駛人的技術。每每碰到地上的大塊凸起岩石時,這輛上了年紀的車都會“哐啷”作響,好像一個禁不住奔波勞碌的老人,讓人擔心它隨時都會散架,變成一堆毫無作用的廢鐵。

“你有車坐就算不錯了,那些象牙獵人通常都是步行的,你想想,在這麼冷的天趕路,速度還不能快,一旦大口吸氣的話就會很難受,吸進去的冷空氣就像刀子一樣劃過你的喉嚨。”何大濤笑著對何漾說道。

“不是有拉車的牲口嗎?”何漾問。

“牲口要背幾個月的糧食和挖掘工具,所以人就得走路,而且要走上幾天的時間才能到達他們在小島上的簡易小屋,呆上至少五個月的時間搜尋象牙化石,通常五個月下來每個象牙獵人都要瘦上二十斤呢。”何大濤把雙手合在嘴邊呼氣,一陣可見的白色水蒸氣從他的口中噴出,他的眼角眯成一條直線,看著外麵一成不變的荒涼景象,心中不免取笑自己這個小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