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想過自己會在這裏再次遇到提琴少女,就像沒有想到自己會在酒吧裏再次遇到她一樣。她為什麼會來到法國呢?又為什麼會陷入沉睡中呢?我不知道。我隻知道自己必須留在這所醫院裏,陪伴著她。這裏是我旅途的終點,或許也是我生命的終點。
這個位於法國和比利時邊境的村莊名叫Marronnier,法語裏是七葉樹的意思。從醫院所在的山丘向北看去都是一片片七葉樹樹林。這裏屬於香檳區,南麵的坡地與平原全都成為了葡萄園。村莊傍山臨河,三十多幢石頭房子大都是哥特的建築,其中一些已經無人居住。
山丘上的建築在十九世紀時確實是一所修道院。後來一直荒廢著,直到二十世紀最後一年,音樂醫學專家夏爾•戈蒂埃貸款將其買了下來,並改建成了一所醫院。音樂醫院。
這個夏爾•戈蒂埃就是現在這所音樂醫院的院長。
當我說想留下幾天的時候,戈蒂埃院長顯得非常高興。
“您就住在她隔壁的睡房好了,那裏現在沒有沉睡者。”他說。
“您怎麼會想到以音樂來作為醫療手段的呢?”我問。
“因為我個人喜歡音樂,早年就研究過音樂對於神經係統的作用。”
“失去知覺的人也可以聽到音樂嗎?”我問。
“可以的。植物人的神經元的信息交流隻是降低到了最低水平——然而不是沒有交流。”院長說,“我們不妨設想,大腦的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一根琴弦。細胞間通過琴弦的共振傳遞信息。這就是音樂治療的理論基礎。我更喜歡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它。它其實是一種愛的治療。以音樂的感情喚起沉睡者受傷封閉的心靈。”
戈蒂埃院長告訴了我關於提琴少女的情況。少女是一年以前來到這家音樂醫院的,人們在巴黎的一家音樂廳旁的旅館裏發現了失去知覺陷入了沉睡的她,後來便把她送到了這家特別的醫院。
“她的沉睡症狀迥異於一般的沉睡者。她身體的細胞不會更新,亦不會死去,不生長,亦不會衰老。從理論上講,就好像是沉睡森林裏的公主一樣,隻要她仍在沉睡,就可以永遠存在,永生不死。我很高興您能在這裏留下幾天。這對喚醒她是有幫助的。”
“是嗎?”
“是的。也許,她已經知道你來到她的身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