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對“足球文學”發展與前景的看法(1 / 3)

足球文學到頭來,卻可能又隻是為了解決中國足球的問題的一個時期的產物。等到了其曆史使命完成以後,它又可能退出主流視野。對“足球文學”的發展與前景,這是我自己給自己潑的冷水了。不過,等到那時,我不知自己年歲幾何,更不知身處於21世紀的什麼時期了。既然已感到龜期將近,何愁人生悲涼?

先不說喪氣話吧。這究竟不是文稿一貫的寫作思路。足球文學雖然退出了中國足球的發展版圖,卻又意料之外的開啟了它進入中國21世紀文學史的大門。足球文學的前景,不止是中國足球的希望,也是21世紀中國文學在公共空間重占山頭的希望。在前文中我曾多次說過“足球文學不介入任何關於文學領域內的爭論,而隻借用文學批評,對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進行自我鞭策”的話,那麼在這裏,我又違背了它,因為我將在後麵說到,“足球文學離開足球,會完全走向文學。因為足球文學已經形成強大的文化氣場,它所創立的範文已成為21世紀中國甚至世界文化史的一部分。”這真是巨大的野心了。我卻絕不同意“足球文學就此已不倫不類”的發言,而是它的曆史使命通過社會意識到足球領域,最終進入文學的自然過渡過程。

作為足球文學理論體係的四個核心組成,闡釋學、應用學、存在學和模式學,既是足球文學‘自產自銷’的學術概念,又是在中學西學中都早已存在、發生並掀起驚濤駭浪的了,它們不過是到了21世紀,我對已有的學說進行創新性再提出,並將它們都應用到足球文學裏來罷了。隨著時間推移,足球文學真正在社會中發生作用,當還有無數的新的理念進入,對四大早期核心組成構成衝擊。比較文學的全球研究潮流也正是不同意識形態的進入,‘國際文學關係學’在不同國家輾轉研究、發現和新的組合,才從“影響研究”經150多年發展而到達的今天的“跨文明研究”。這樣的衝擊對足球文學造成的隻能是在不斷否定中的進步,形變神不變的時間的契合。然足球文學的發展在這裏又會出現一個問題:足球文學在學術道路中重複以前的學術史,最終會落入窠臼,也就無法產生新的能動力和科學價值了。在要去做什麼“發展與前景”的題目前,讓我們剝去這什麼的外衣,直露地看到足球文學究竟是什麼。這一看,究竟是對這一章的回答,又是讓足球文學被解剖,露屍於野外。

從作家而不是文學家的角度去看,將四大核心看做足球文學的外衣,是理所應當的了。也就是說,拋開它們,足球文學自己是什麼,足球文學就是幾個句子組成的階段概念,足球文學就是什麼的核心思想的一部分嗎?這,應當是對足球文學的終極詰問,也就是足球文學“爭議中的爭議”了。也許,我不能給出任何‘它是什麼’的答案,就如我也根本回答不了‘我是誰’‘我來自哪裏’的哲學問題。我看到了自己知識結構脆弱的部位,我看到了自己心虛的地方,一經做起了這樣的自我解剖,我已陷入對‘道’的終極思考中去。這樣的思考讓我已經獲得的知識信息、理論內涵,讓我走過的學理道路又都是那麼不值一提。足球文學如果在這裏處於下風,那麼其餘的一切,都是白搭。

一兩句話能夠說清楚“足球文學”是什麼嗎?我想既是,又不是。足球文學就是解決中國足球今天問題的良藥,就是找回20世紀上半葉中國人奮鬥印記的辦法。如果可以,這就是對“足球文學是什麼”形而上的回答;但它們真的就能讓更多普通人明白足球文學是什麼嗎?自然不可能了,就像任何存在於人的幻想中的事物,最終被證明是不可能出現的一樣,足球文學如前文所言立身了,去到解決中國足球問題的路上了,足球文學也進入中國足球、文學乃至文化史的一部分了——但這一切又都是什麼呢?它們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裏,它們的到來又是為什麼,我們辛辛苦苦專注於它的發展史又是為了什麼?對“足球文學”發展與前景的看法,我已將此章看做對以上所述什麼理論、什麼實踐的哲學回答。

通過對比較文學的自學,“道”與“邏各斯”在德國人海德格爾那兒的分歧(比較文學的學術使用對其自然有加工),讓我在不斷的閱讀中,自然聯係到了餘秋雨教授對孔老的闡釋;加上從巴金那兒得到了解剖自己的文學能力,對“足球文學是什麼”的終極盤問,就不應該停留在它在足球方略裏的地位,它對中國足球的作用力紜紜上了。足球文學如何在未來完整進入中國人的思維域,如何成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如何開啟世界的體育閱讀大時代,以上問題的答案,才更加接近“足球文學是什麼,足球文學往哪裏去”的哲學提問了。解決了它們,足球文學如何能帶來全民思潮,如何成為21世紀中國創造力的引擎,必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