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應征入伍1(2 / 2)

楊母直盯著兒子:“那好吧!但你要記住,去了部隊不要再惹事了。”

楊子坤興奮的答應了。

應征體檢的那天,每個人都顯得難為情,從他們劈了跨似的步伐就知道要檢查哪個部位。然後素不相識的人們擠在一個並不幹淨的房間裏,那是非常狹小的房間。他們擺成一個圓圈的陣勢,開始著轉圈繞行、裸奔、裸跳。一群前途未知的年輕人衣不遮體,一個個變換著難堪、扭捏的神情,接受著最尷尬的隱私部位的檢查。

楊子坤從醫院走出時惘然無助,他看著應征的青年排長了隊,而名額卻是那麼的有限。

體檢結束後,士官韓黎民與少校張大華從醫院外邊走了過來,很自然得向人武部組織體檢的幹部敬著禮,然後人武部還禮之後是親切的握手。

楊子坤又呆癡住了,傻眼的望著他們,他多麼的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他們一樣。他下意識的望著那幾個衣著軍裝的身影。對於他來說,那是另一個世界,全新的世界。

人武部遞給了張大華應征入伍人員的花名冊單子,上麵寫著他們詳細的電話號碼和家庭住址。

張大華:“這麼一家家的家訪,真是慢得很啊!這樣吧!韓班長,你拿一些,咱們分頭去訪。”

韓黎明:“我......連長,我隻是一個士官啊!”

“叫你去你就去,磨嘰什麼?最起碼我們家訪的工作程序要做到位。時間緊,任務重,利索點。”

韓黎明不再忸怩,他拿著花名冊坐著人武部的車朝著幾戶較遠的人家駛去。

楊子坤一家商議著,當兵的事對於他們家來說是大事。楊家的祖父和之上的輩分,男人各個都是驍勇善戰的人,打過抗日、解放等戰役。解放後,共產黨領導著軍隊。對於整個楊氏家族來說,他有可能是成為解放軍的第一人。

今天的家庭裏似乎多了一份喜慶,總之以往日有些不同。

楊父:“我打問過當兵和安置方麵的事,城鎮退伍兵是比較好安置的,也許這步路是對的。”

楊母:“不過今年具體去的地方我也打問了,隻有三個地方。一個是寧夏本地,這兒離家近,我估計有門路的已經擠滿了;陝西那兒是在市區中心,估計我們也沒戲;剩下的就隻有新疆了,那兒艱苦,指標應該有,可是聽說那兒的維族人野蠻,社會治安亂。”

楊子坤斬釘截鐵的說:“那就去新疆。”

楊母:“別傻了,你要知道,新疆、西藏的兵是很艱苦的,而且我聽說那兒都很亂,搞不好當兵的還要平暴。”

楊子坤聽後更是興奮:“是嗎?那我更求之不得,要是能打回仗,我也心滿意足了。”

楊父:“要不我們不去了,那兒好像真的挺亂。”

楊子坤:“不亂啊!我怎麼沒有聽到過新聞報道?”

楊父:“你以為什麼事都能上新聞啊!”

楊子坤:“那我也要去,我若在家,你們能管住我嗎?”

楊父、楊母沒有再說什麼,因為他們知道,再說下去,也是徒勞的。

韓黎明是第一次做接兵的工作,他沒想到每個家訪的家庭都對他格外的歡迎。有許多有錢的主要拉著他去高檔的賓館吃飯,他都被他一一婉言謝絕了。每家訪一戶人家都會受到征兵者家人和親戚的一陣簇擁,然後他再忙不是迭還給他們送的禮。

在這些兵員家庭裏,似乎家長比應征者要親熱的多。也許,許多家庭的獨生子是不想當兵的,他們當兵的原因是因為父母的安排。更令韓黎民想象不到的是,銀川城鎮戶口的兵員退伍的安置率高的出奇,是許多省市所不能比擬的。這也難怪激起了這個城市的參軍熱潮,畢竟現如今鐵飯碗的工作越來越難找。

許多人邀請韓黎民的目的是顯而易見,就是為了給他一點好處,好讓自己的孩子入伍更順利。這一點他是心知肚明的,他一再的向他們強調,家訪不意味著走兵,而且他也隻是一個士官,沒有決定權。可是家長們卻不這樣看,隻認為韓黎明是在客套。

當韓黎明說這次的兵走的是新疆時,頃刻間不用再多費口舌,那些家長們的神情由驚喜變成了驚訝,而後又成了失望。當韓黎明說他所在的部隊是生存條件極其艱苦的南疆,家長們立刻大驚失色。

最後一個家訪的人員是楊子坤,這家居住的比較偏僻。他所住在的區域是沒有門牌號,可以說找到他家是相當的費勁。一路上,他還打問好幾個人。

人武部的幹部想放棄,但韓黎明認為不能因為自己一時的偷懶而不去做這個工作。也許這件事雖小,但很有可能會影響到一個青年的前途。於是他繼續的尋找著,打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