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柳暗花明又一村
且說這胤禩想不到兩全其美的法子,隻好將此事暫且擱下,專心於奪嫡之事。果然如楊戩所言,皇帝並非真心實意要選繼承人,大阿哥首當其衝被斥責,三阿哥也遭了訓斥。最出乎意料的是四阿哥,朝堂上竟然群臣舉薦,風頭蓋過了其他皇子。胤禩瞠目結舌。
不光胤禩呆了,一心韜光養晦的胤禛也傻了眼。胤禩見誰都是好好先生一副笑臉,雖然黨羽眾多卻沒浮出水麵,是以皇帝並未想到胤禩勢力會如何龐大。
自從那日得了胤禩的幾句話,要他們低調行事,不要頭腦發熱將自己搭了進去,又暗示推舉時要分散行事,攪混了這潭水。八爺黨一腔熱情沒處去,各人得了話,回家細細思索,這推舉太子,最好的人選自然是自家八爺,可惜八爺不讓,那就得選別的皇子,太有競爭力的不行,萬一皇上真的從善如流可不麻煩了?大阿哥也最好別選,八爺囑咐了,皇帝廢了太子,心裏正窩火,這時候推選太子的死對頭,自己怕要吃瓜落。三阿哥平日清高自詡,大家不太想給他這個麵子,五阿哥七阿哥,一個漢化不利索一個腿腳不便,皇帝自己就給排除了。下頭小阿哥要麼太小要麼追隨八爺,推舉他們不太好。可憐群臣為了皇帝一句話當了真,翻來覆去思索良久,除了一些職位較低的仍是寫了八爺,其他人竟有誌一同地選了四阿哥:已經辦差了,鐵麵無私不留情,是個好理由,而且他平時低調,大概不怕他威脅到八爺。
倘若胤禩是重生的,真要為這些想法和局麵哭笑不得了。
金殿上的四阿哥沒時間考慮有的沒的,跪在地上,聽著他的皇父一句句誅心之語,罵他包衣之子,不自量力;罵他冷漠不孝,不認幼弟親母,以為借著養母就能往上爬;罵他辦差不顧宗室顏麵,一心圖名。往日裏他孝順養母,不忘佟佳氏,鐵麵無私的好處,而今都成了罪過。
胤禩默默垂著頭,心裏不住發顫,他不敢想象如果今日群臣推舉的是他,他將得到什麼結果?太子何等受寵,一朝觸怒龍顏,就被打落塵埃,大哥一片孺慕之心,在皇父眼中不過是太子的一塊磨刀石。四哥平時做事並無大錯,追討銀子是皇帝默許,親近養母不近生母也不是一天兩天,皇帝何曾多說什麼?反倒稱讚他不忘養母恩情。可如今這些事全成了錯。胤禩心裏想著,隻覺遍體冰涼,將往日那春風得意、皇父誇讚的心灰了大半。
聽著阿靈阿、馬齊等人被皇帝責罵結黨,心裏更不是滋味,他自己摘出去了,卻留下這些追隨他的人承受皇帝的雷霆之怒。
阿靈阿等人卻毫無怨言,心裏反倒慶幸沒有真的推了胤禩出來。胤禩不倒,等他登基了自然不忘他們,若是這次胤禩完了,大家才真的沒了希望。是以阿靈阿、馬齊、佟國維等人默契地堅定“支持”四阿哥,各人將四阿哥的好處拿出來溜一圈,然而翻來覆去也隻是處事公正有才能的幾句套話罷了。
眼看著皇帝搖搖晃晃走下來,就要吩咐人將馬齊他們拖下去,胤禩突然出列跪下,抱住皇帝的腿:“皇父息怒,皇父何故要責罵四哥呢?兒子相信四哥絕無不敬之心啊!眾位大人都是國之棟梁,若真罰了,到頭來傷心的豈不還是皇父嗎?”
馬齊等人沒有想到胤禩會在這個時候出來,心裏又感動又著急,恨不得親自動手把八阿哥拖回去讓他站好。
康熙被胤禩這麼一攪和,更是惱怒,一腳踹倒他,恨聲道:“莫非你也要結黨嗎?你是想盼著朕死了,好扶持著四阿哥登基,你好得個從龍之功,是也不是?”
胤禩渾身一個哆嗦,爬起來一頭磕在地磚上,砰砰作響:“皇父今日說出這話,莫不是懷疑兒子?果真如此,兒子請賜一死!”
那邊四阿哥已是渾身冰涼,就著跪著的姿勢轉過身來,不住叩頭:“兒子一心隻想回報皇父養育教導之恩,從未敢生出這等妄念,八阿哥心存仁愛,才為兒子求情,兒子與八弟乃是手足,何來結黨一說?求皇父明察!”
皇帝終究下旨,奪四阿哥郡王之位,停止全部差事,令其閉門思過。阿靈阿、馬齊、佟國維等人降爵罰俸,八阿哥也被遷怒,罰了俸祿,同樣回家思過。
出得宮來,胤禩身上冷汗尚未退去。皇帝餘怒未消,佟國維等人並未與胤禩作何交談,仍照往常冷淡疏離樣子,依身份高低客氣行禮後作別。四阿哥獨自一人,走得跌跌撞撞,胤禩與他說話也並未有什麼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