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多成功者都有著樂觀期待的習慣。不論目前所遭遇的境地是怎樣的慘淡黑暗,他們對於自己的信仰、對於“最後之勝利”都堅定不移。這種樂觀的期待心理會生出一種神秘的力量,以使他們達到願望的目的。
期待會使人們的潛能充分地發揮出來,期待會喚醒我們隱伏的力量。而這種力量如若沒有大的期待,沒有迫切的喚醒,是會長久被埋沒的。
每個人都應當堅信自己所期待的事情能夠實現,千萬不能有所懷疑。要把任何懷疑的思想都驅逐掉,而化之以必勝的信念。在樂觀的期待中,要有堅定的信仰:假如有堅定的信仰,努力向上,必定會有美滿的成功。
(佚名)
不要去看遠處的東西
生命隻在今天,不要為明天憂慮。
英國有一位年輕的醫科畢業生威廉·奧斯勒爵士,在麵臨畢業時,他的成績並不差,但他整天愁雲滿麵,想著如何才能通過畢業考試以及明天要做什麼事情,畢業後要到哪裏去找工作,工作如果不稱心怎麼辦,怎樣才能維持生活……這些問題都像蛛絲一樣纏繞著他,使他充滿了憂慮。他想了許多辦法,都沒有擺脫這些閑擾。有一天,他在書上讀到了一句話:不要去看遠處模糊的東西,而要動手做眼前清楚的事情。自從看到這句話後,他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脫離了那種虛無縹緲的苦海,腳踏實地,一步步開始了創業曆程。最後,他成為了英國著名的醫學家,創建了舉世聞名的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還被牛津大學聘為客座教授,這是英國醫學界的最高榮譽。
也許,威廉·奧斯勒爵士開始的那種心境我們大家都經曆過。實際上,在生活中,我們常會不自覺地給自己戴上望遠鏡,盯著時隱時現的地方,製定著長期發展的宏偉目標。這使我們隻看到很遠的地方,而看不到眼前的景色。這就使得我們拚命地追趕,卻總也達不到目標,甚至好高騖遠。也許實際上,我們已實現了當初自己製定的目標,但我們在望遠鏡裏看到的永遠是下一個目標。我們不停地努力著,卻永遠也趕不上前麵的風景。為此,我們感到沮喪,感到理想離自己越來越遠,感歎人生非常艱難。當有一天有所感悟,摘下強加給自己的望遠鏡,不用拚命地去不停地追趕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走過了一個又一個想去且能去的地方,而每一個被自己忽視過的地方都陽光明媚,鳥語花香——這才是真正的遺憾。
有一個美國年輕人,小時賣過報紙,做過雜貨店夥計,還當過圖書館管理員,日子過得很緊。幾年後,他下定決心,要用50美元開創出一片基業來。一年後,他果真有了幾萬美元。當他雄心勃勃準備大幹一場時,他存錢的那家銀行一夜之間破產倒閉,他也隨之一貧如洗,還欠了2萬美元的外債。萬念俱灰的他,得了一種奇怪的病,全身潰爛,醫生說他的生命隻有3周的時間了。絕望的他隻好寫了遺囑,準備一死了之。就在這時,他也突然看到了一句話,他幡然醒悟,立即調整了心態,拋開憂慮和恐懼,安心休養,身體慢慢得到恢複,還能拄著拐杖走路了。後來不僅沒有死,反而有精力工作了。幾年後,他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開始雄霸紐約股票市場。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德華?伊文斯。他看到的那句話是:生命就在你的生活裏,就在今天的每時每刻中。
其實,兩個人看到的兩句話,我們可以概括成一句:生命隻在今天,不要為明天憂慮。
是的,人的欲望是永無止境的,但不要給自己戴上望遠鏡,不要給自己製定永遠無法達到的目標,最主要的是欣賞自己眼前的每一點進步,享受每一天的陽光。
(佚名)
不去羨慕別人的生活
生活中常常打擾我們、讓我們感到不安的,往往並不是我們自己,而是別人的生活和別人的模式。
薩依特曾是埃及的一位政府高官,34歲就做了副市長,可謂前程一片燦爛。可惜,就在他飛黃騰達的時候,他主管的城市卻發生了一場火災,於是他被免職。那年他37歲。離官退位後,薩依特的周圍依然是一些顯赫的人士,富翁,高官,大財團的董事長……大家都為薩依特惋惜,認為他會非常痛苦,最少也要來找他們幫忙。誰想,薩依特卻回到鄉村,過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活。
他在自家的小菜園上種菜,施肥,捉蟲,生活過得平淡而有滋味。沒事的時候,他就走村串巷,收集一些民間陶器作為自己的愛好。生活中,他從不理會別人的富貴,更不去羨慕別人的日子,我行我素地過著自己的簡樸歲月:
日於他的知識和才能,很快就在收藏上有了很大造詣。七八年過去,他竟然收集到了幾十件世界頂級的民間珍寶。前來買賣的人蜂擁而壘,薩依特每賣出一件,都在上千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