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梅花易數(2 / 2)

“還好還好,再熬幾個月就完事了。”年青人說著,還真煞有介事地抹了抹頭上的雪水,仿佛擦汗一樣,“您這攤兒一結束,我的計算量立時會輕鬆很多。明年就有望可以開始享受生活了。”

我望著他,“秦某一介草根兒平民,有必要這麼值得你勞駕費心麼?”

“我也沒辦法啊。”年青人無奈道,“推動曆史的人,本來的確多是有權位的階層,但偶爾也有草根兒參與掌控的。我算來算去,要論這大宋天下在明後年間的運程,由你這人身上所發的變數,實屬當世第一。”

我不禁凍得一哆嗦。這應該算是個……馬屁嗎?

“不過幸虧,也就是曇花一現。”對方果然是個話匣子,頗有竹筒倒豆之勢,“隻因您的陽壽已盡,不到一年的光陰了。”

嘿!眼瞅著就要過春節,居然當街咒我。

“多謝好意提醒。”我終於明白對方是什麼人了。大晚上的實在不宜和一個瘋子在雪地裏聊天。我努力擠出一絲笑容,衝著他抱拳施禮道,“沒什麼其他事的話,再見。”

“中,”那年青人這回居然很幹脆,操一口中原口音點頭就告別,“我這次任務也算是完成了,咱們下次見麵的時候再聊吧。”

最好就沒下次。我更無廢話,轉身就走。等上了雄偉的木製大虹橋最高處時回頭一望,他已沒入夜色,杳無蹤跡。

……梅花易數?

其實真要說起來,一年的光陰,與幾十年的光陰,也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人們總是拚了命地想要活長一點兒,可卻沒多少人真心知道為什麼自己非要活那麼長。我這輩子自認生性淡泊,沒什麼理想,能做個好大夫就已知足,這幾年的確過得很爽。

當然,能再成個家就更完美了。

走下橋頭,我揮了揮手試圖將剛才這場毫無意義地邂逅從記憶中抹去。等看到岸邊成排光禿禿的柳樹時,我的心緒略有回複,已經開始想象起它們在夏日裏的婆娑。記得前朝香山居士白樂天的名篇曾有寫到過這裏:

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

南幸江都恣佚遊,應將此柳係龍舟。

腳下這條汴河原屬於通濟渠的一段,本是當年隋煬帝楊廣這個精力過剩的狂人督令開掘的。渠成之日,貫通天下水道,上至大名府以及煙雲十六州,下至兩淮江寧府

可落餘杭,全長達一千三百餘裏,工程之浩大足可以恐怖二字來形容。隻可惜世事總難料,越是想把江山糊穩的做法,就越是捅簍子。世上有多少人,能夠在行動之

前,就計算出最終的後果呢?

不過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條水路的建成,敲響了大隋的喪鍾,卻福澤了後世的唐宋。山主人丁,水主財。渠水沿岸因著漕運的便利,各路商家紛紛崛起。尤其是靠近京都汴梁城南這一段,更是人煙稠密,商船雲集。

為了不影響過往船隻,橫跨汴河的這座木製拱橋造得其高無比,勢若飛虹。城外近郊最繁華的路段,基本都是圍繞著它的兩端而出現。故此這裏周圍的街區,便叫做“虹橋區”。

蒼山閣,就坐落在這虹橋南岸出口附近的一大片商業建築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