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 追風少年,一路向西(2 / 2)

這天李靖看看前方已到東昆侖山,便令黑焰駒從高空降落下來,保持著離地十餘丈的高度,要從山的南邊繞了過去。如此一來,黑焰駒的速度要緩慢不少,路程卻要延長很多。不過東昆侖是那位闡教之主玉清元始天尊的道場,李靖雖然有一位與元始天尊地位持平的師傅聖皇伏羲做靠山,卻也絕沒有膽子大模大樣從他的頭頂飛過去。

李靖一麵驅使黑焰駒繞山而過,一麵轉頭凝神觀看山上風光。但見山上遍生蒼鬆翠柏,鬱鬱蒼蒼,不染纖塵。其間又點綴數處修竹、奇花、蟠桃之類,竹色青碧、花容嬌美,蟠桃紅豔。時值傍晚,山籠煙霞,林披日光,山林中隱約可見仙鶴、蒼猿、白鹿出沒。目睹仙山勝景,李靖但覺心曠神怡,自言自語道:“好一個仙家福地,卻不知師傅的道場火雲宮又是怎樣一番光景。”

正在趕路時,忽地聽到下方的鬆林中傳來一陣歌聲:“老樵夫,自砍柴,捆青鬆,夾綠槐,茫茫野草秋山外,豐碑是處成荒塚,華表千尋臥碧苔,墳前石馬磨刀壞,何如我迎風披霞,步悠悠,山徑歸來。”

李靖聽那唱歌之人聲如金石,直入雲霄,應該並非尋常之輩,便讓黑焰駒在空中止住身形,自上而下循聲望去。

隨著歌聲,一個身著褐色短衣的老者從鬆林中走出。此老者年約五旬,身材高大,生得方麵大耳。雖然須發已經花白,但麵上紅潤光滑,不見絲毫老態。他腰帶上插著一把板斧,在肩頭挑著一擔幹柴,兩頭的柴束將一條扁擔壓得一顫一顫的,分量看似不輕,但老人依然腰板筆直,步履如風。

李靖心中一動,忖道:“難道是他?應該不會如此巧罷?不過不妨一試,若真是那人,卻不可錯過機會。”想到此處,他在空中張口亦作一歌:“生自蒼崖邊,能諳白雲養。才穿遠林去,已在孤峰上。薪和野花束,步帶山詞唱。日暮不歸來,柴扉有人望。”

那老者驟聞空中傳來歌聲,心下吃了一驚,抬頭看時,卻見是一個少年騎了一匹蹄踏火雲的神駿神馬凝立虛空,此刻正望著自己拱手為禮,歌罷笑道:“道友,好興致也!”

他雖然修為淺薄,但久在當世絕頂的大能力者門下修道,平日往來的同門師兄弟也都是修行界的翹楚之輩,耳濡目染之下,眼光自是不凡。見到李靖年紀雖少,但修為卻是莫測高深,遠非自己能夠比擬,當下不敢怠慢,放下肩頭柴擔,隔遠拱手還禮道:“道友見笑。貧道玉虛門下,姓薑,名尚,字子牙,道號‘飛熊’。未知道友尊姓高名,來此昆侖山有何貴幹?”

聽到對方口中報出“薑尚”這個姓名時,李靖登時心中大震,總算因為兩世為人的緣故,將情緒的變化深藏於心已成為習慣,所以麵上絲毫未動聲色。他一拍黑焰駒頸項,令它從空中降落下來,翻身下馬走上前來,笑道:“原來是玉虛門下高第,在下李靖,乃火雲宮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