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畢業感歎
勒馬挾書關口前,
彷徨擇道恐彎偏。
無端驚破少年夢,
難阻心飛城外天。
1959.7
題解
該詩係作者備戰高考期間,因選擇入學誌願猶豫難決,心生感慨而作。
$七絕——北上求學
歡車一路赴京都,
景換窗移南北殊。
此去新程當自奮,
書燈四載奠宏圖。
1959.9.1
題解
該詩係作者在初次遠離家鄉上海的火車途中所作,自此開始了在北京輕工業學院輕化工係的四年大學生活。
$七律——暑假憶詠
一載夢圓千裏歸,
雙親喜見笑眉飛。
近依未識鄉愁苦,
遠學方思家教威。
尤醉暢談開智庫,
更留關愛暖心扉。
餞行滿桌竟無味,
惜別何堪忍淚揮!
1960.9.17
題解
該詩係作者在北京就讀期間,第一次回滬度假後所作。
$浪淘沙——食堂就餐記
同學共桌聚餐,值日者用筷子將盆飯一分為八。食畢依然未飽,意欲憑票加餐,又恐寅吃卯糧。
舉筷重如山,
劃線分盤,
睽睽眾目莫斜偏。
斯文難飾腸轆轆,
風卷雲殘。
衣帶仍嫌寬,
欲去思還,
此情最是兩為難。
長嘯一聲揮袖去,
不忍加餐!
1960.11
題解
國家處於嚴重的經濟困難時期,城鎮一切主副食品均實行憑票限量供應。政府對大學生特殊照顧,定糧標準高於一般居民,但因身體正處於發育階段,仍難免時有饑餓之感。
$七絕——賀年片題呈雙親
蝶戀花叢喻義珍,
人思鄉土合常倫。
詩輕情重孝心伴,
遙拜雙親福滿春。
1960.12.28
題解
作者赴京求學次年歲尾,給上海父母寄信,因所附賀年片印有蝴蝶飛花圖案,乃隨筆題呈。
$七律——日記題序
最忌年華庸碌馳,
青春虛度悔追遲。
常懷家訓秒分惜,
勤律自遵筆墨持。
隨錄風雲心得事,
追書歲月汗耕時。
老來攜趣童孫閱,
細說滄桑笑白髭。
1961.1.16
$七絕(二首)——為合影題照贈翁乃勇
應乃勇學友之邀同遊北海,得其所攝合影,即題回贈。
湖心白塔映晴妍,
千頃碧波洗舊煙。
料峭春風閑不住,
輕舟嬉水客悠然。
春意悄然綠返城,
結遊北海攝書生。
友情長在如依樹,
比翼鵬飛萬裏程。
1961.4.1
$七絕——戲贈羅秉林①
晚餐後在校園閱覽室自習,似見羅兄同鄰座女生互送秋波,心生戲意,遂提筆湊句贈之。
書館驀開連理枝,
眉來眼去送情癡。
莫非相約黃昏後,
花好月圓熱戀時?
1961.5.15
注解
①羅秉林,福建省福州市人,20世紀50年代末作為福建省鹽務局的調幹生保送到北京輕工業學院學習。其比作者年長十二歲,兩人同窗四年,結下深厚情誼。附:
羅秉林贈答
書館朝暮客不停,
夜來自習正宜人。
同學相遇論學習,
莫非吾友善疑情?
1961.5.15
題解
作者贈詩當晚回到宿舍,正在鋪被就寢時,羅秉林若無其事走近床邊,悄然送上一張紙條,即為該首答詩。
$七律——再贈羅秉林戲作
戲贈之作被翁乃勇同學獲悉,其立馬提筆上陣,羅君則負隅頑抗,筆戰又掀波瀾。於是續賦此律為乃勇助陣。
結交異性本無過,
何必裝腔口舌磨。
焉有習書飛媚眼?
分明赴約會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