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要從我爺爺的爹爹柯雄那代開始說起。
1916年,湖南省的一個我已經記不起的村莊,這裏大部分的人都是“趕屍匠”,我爺爺的爹爹,當時就是小有名氣的。
但俗話說的好,“富不過三代”可才到我爺爺這一代,就已經沒落了。
按我的記憶,要成為“趕屍匠”也是要有條件的,其中三條最為重要:一是膽子大,二是身體好,三是要16歲整。
因為我爺爺是抱養的。所以抱回來時,爺爺的爹爹希望他以後能繼承他的“趕屍”事業,而起了勝強這個名,從16歲就開始培養,我爺爺為了那段的特訓,不知昏過多少次,每當我好奇提到“趕屍”2字時,那個眼神呀,總會讓我揪心。
可惜皇天總負有心人,前兩點,我爺爺都不具備,說土點,根本不是那塊料,可我爺爺卻對木匠方麵特感興趣,總是偷偷的雕木。在我爺爺18歲被我爺爺的爹爹發現了,一氣之下嗚呼哀哉了。
其實爺爺對爺爺的爹爹也沒什麼眷戀
,一點可能是抱的吧,另一點可能是從懂事就開始被屍體嚇昏過去。
當年,我爺爺獨自一人到了張家界,也改了姓名,直接改成了張家界,原因很簡單,他不識字,又特討厭之前那個名字。
也不知是不是我爺爺的親身父母是個木匠,到了張家界木匠學徒沒過了多久,就自己出來謀生了。聽說我奶奶就是那時被我爺爺天天雕些肉麻的東西,既然不管家裏的反對,各自放棄了家人,事業,私奔到了一起。
1934年中旬,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就是我大伯,張愛國。因為那時□□正帶領著廣大的紅軍走長征呢。他們私奔後也參加了紅軍。
而在當年的11月,紅軍為了突破國民黨軍第二、三道封鎖線,從廣西興安縣至全州縣間,以極其慘烈的代價渡過湘江。那個期間,我爺爺的表現很優越,但也因此受傷,腿腳也不靈光。由於有了大伯,上麵特批到了福建的一個小村,當起了村幹部,也好及時向級彙報沿海地區的情況。
到了福建15年裏,陸續有了我大姑,張大美。二姑,張二美。三姑,張三美。1949年我爸出生了,因為新中國成立,所以叫了張中國。
我爺爺是當時的老幹部,生活自然不錯,而我爸排行最小,受到了當時一個家庭最多的溫暖,也沒吃過什麼苦,就有著像我們現代一部很有名的電視劇《金粉世家》裏的老7一樣的生活,不過他是老5。
我爸終於在21歲時,轟轟烈烈的娶了我媽。但好景不長,當我爸22歲那年,我出生了,名字都還沒來得及取,1971□□爆發延伸到了福建,我爺爺由於交代不出,也不敢交代爺爺爹爹是一名“趕屍匠”,我奶奶因為也交代不清,說有包庇罪,直接抓去了遊街□□,好是慘烈。
一家的古董好東西,全都被直接沒收。
那時我大伯商業頭腦比較好,早先存了很多錢,跑到了國外去了,其他的姑姑嫁的嫁,跑的跑。就連我那個就懂花錢的老爸不知去了哪裏,就連我媽也一起消失了。突然本來熱鬧的一家,被這一革,全沒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