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1)

他,愛新覺羅?胤礽,康熙與原配赫舍裏皇後所生之嫡子,自幼喪母,周歲時康熙立其為太子親自帶在身邊撫養。儀表及學問、才技,俱有可觀。騎射、言詞、文學,無不及人之處。康熙曾言:“朕所仰賴者惟天,所倚信者惟皇太子。”

然康熙四十七年到五十一年兩立兩廢皇太子,最終被錮於鹹安宮。康熙表明“若有奏請皇太子已經改過從善、應當釋放者,朕即誅之。”從此徹底退出爭儲舞台。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帝病逝於暢春園,皇四子胤禛即位。

“阿瑪,您是否早就看出了我對四弟的感情;您罷黜我的太子之位,是否在讓我做出選擇;當看到我仍執迷不悔時,您是否失望透頂;您圈禁十三弟,是否在提醒我君臣之道?阿瑪,雖然您最終把我禁錮在鹹安宮,但我不怪您。因為我知道這是對大清,對我和四弟最好的選擇。”站在鹹安宮內,胤礽看著天空,聽著喪鍾,眼中的眼淚終是落了下來,“阿瑪,兒臣不孝,您一路走好。如若有來生,兒子一定會當一個讓您省心的孩子。”

大喪過後,新君登基,改國號為雍正,得到消息後,胤礽望著養心殿的方向喃喃自語:“禛兒,果然還是你最適合坐上那把龍椅。可惜二哥不能親眼看到你君臨天下的樣子,不過二哥相信我的禛兒會成為和阿瑪一樣偉大的皇帝。”

雍正二年,十四日戌時,胤礽病逝於禁錮地紫禁城鹹安宮,終年五十一歲。

“皇上,理密親王去了”聽到太監的傳話,胤禛手中的筆滑落下來,“二哥,你也離開我了嗎?從此以後我身邊再也沒有可傾訴的對象了。二哥,我們究竟為何走到這一步......”

雍正二年,十二月十五日雍正帝欲往理密親王處祭奠,涉及胤礽有其感激雍正對其施惠,並教導其子弘晳一定要忠於皇上等語;冊弘晳之母為理親王側妃,由其子贍養,其餘妾室隨個人意願擇定居所,“豐其衣食,以終餘年”;十六日,雍正帝往五龍亭,哭奠理親王。

胤礽死後,雍正規定:依前二阿哥福晉石氏喪儀照和碩福晉例(實際規格高於親王福晉),故胤礽喪儀照和碩親王例;理郡王府人員皆穿孝(另命允祉、允祹、弘曙、弘晫、弘曦、弘昉、弘春、弘昂穿孝);令弘晳得盡子道,出殯時,每翼派領侍衛內大臣各一員、散秩大臣各二員、侍衛各五十員擇定出殯日期,送至鄭家莊,設棚安厝。如此等等。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胤禛如往日一般拿著朱砂筆批閱著奏折,陣陣咳嗽聲回蕩在在空曠的大殿中。突然一口鮮血噴了出來,染紅了眼前的奏折,暈眩也不時向他襲來。眼前已經模糊一片了,胤禛緩緩地放下手中的奏折,靜靜等待一切的結束,盡管他還有很多很多的不放心。但最終眼睛還是慢慢的閉上,手中一直握著的筆也隨之掉落。“阿瑪、二哥、十三弟,我來陪你們了......”

至此這個在位十三年兢兢業業,為乾隆時期的繁榮盛世打下基礎的皇帝終於倒在了龍案上,成為古往今來第一位累死的皇帝。享年五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