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曆年2014,三月初三。
偌大的屋子裏,白色幹淨的牆壁上掛著那個女人的畫像,灰色的冷風從打開的窗戶裏溜進來,那個女人,在畫像裏顯得純潔而幹淨,年輕的臉上透露著幸福的陽光,她是那樣皎潔,針織的白色毛衣裏的身軀顯得凹凸有致,特別是那雙眼,那雙大眼睛,水霧朦朧,折射出的是一個男人的身影,藍色的心形耳環掛在潔白的耳垂上,藍色的心形項鏈掛在凸出的鎖骨之間。
諾大的廳堂間,一具輪椅安靜的擺在大理石地板中間,灰色的風從窗外吹進來,窗戶吖枝吖枝的擺弄起來,輪椅也被吹動了,吖枝吖枝,往前走,往後轉。
1.意外之喜
秋天,秋天到來了,葉凡走在格爾木大學平坦的學子路上,這條悠長而平坦的大道,已有300年的曆史了,當年馬步芳據青海省為王,與各路軍閥割據,荒地與土山形成的高原與高山,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在群馬稱雄的西北有了一席之地。割據時期,糧草是幫住統治維穩的重要支撐,當年的格爾木地區還是一片荒涼的鹽堿地,頻繁的戰亂使哈族走進了格爾木,卻給他們帶來了更承重的負擔,馬步芳利用他們的信仰,逼迫他們繳納糧草,修建公路。
陰曆年1938,哈族一支施工隊伍正在工作,他們要修一條通往臨時總統府的大道,突然,一名哈族工人呼喊起來。
年輕而英俊的軍官葉凡聽見了呼喊,他是施工隊的分隊隊長,負責監督工人。
他往呼喊的地方走去,“怎麼了?”
一名士兵跑了過來,表情顯得有些激動,“隊長,是一條古道。”
葉凡蹙起了眉頭,沒有說甚麼,就往那條所謂的古道走去。
這是一條大理石建成的古道一角,卻沒有隨著時間消失,紋理清晰的大理石依舊光滑細膩,亮麗清晰。藍海質,葉凡顯得有些疑惑,這種質地的大理石在這種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不應該保存的這麼好,從周圍的土質來看,這裏,至少300年了,但是為什麼,為什麼它依舊不被時間也風沙所侵蝕,所消磨?葉凡顯得更加困惑,他忍不住伸出手去,撫摸著這光潔的古道,當他的手一觸碰到那細膩的紋路,突然一股熟悉的感覺傾襲而來。
好想哭,這是葉凡剛剛碰到那塊石頭內心自然流出的感覺,苦澀,哀傷,好像某個人遠去了,是個女人,絕對是個女人,葉凡突然記起了一種味道,白色的梔子花味?不,是另一種,很像那種梔子花的香氣,卻更清雅……
大二學生葉凡來自內地,來到格爾木大學,卻好像冥冥中注定一樣,先是那一年安徽高考改革,平行誌願的推行,再到高考分數出來的那一刻的震驚,他從沒想過上一所好的大學,父母也隻是奢望他能上一所中等的本科,但是出乎意料的事總是會發生。高考前一晚樓上那對小夫妻的爭吵讓葉凡一夜未眠,父母為此還氣的衝上樓去和他們理論,理論又有何用,平靜過後,是慢慢長夜裏的孤寂與擔憂,睡不著,就是睡不著。第二天,葉凡為了能夠高考順利,買了3瓶紅牛,雖然讓注意力與體力有了興奮的感覺,但是英語的聽力還是迷迷糊糊的過了,一個字都沒聽清楚。高考過後葉凡很但心自己考不好,高三那年,父親為了讓他好好學習,每天專車接送,母親更是每頓飯都從家裏做好送給他吃,父親是當地有名中學的校長,自己的兒子考不好丟不起這個人,母親則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大學就是社會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