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 / 2)

采訪手記(27)

翻開八達嶺特區編印的《世紀回眸》畫冊,我在遊覽長城的國家元首一欄的149序號裏發現了伊麗莎白的名字。1986年10月14日這一天上午,伊麗莎8——世偕其丈夫菲利普親王登上了著名的長城。

從伊麗莎白一世1596年給明朝萬曆皇帝寫信起,這個皇室成員想到中國的意願已經長達390年。然而,就在1986年10月14日這一天,一個長達390年的心願實現了,毛澤東的著名詩句不到長城非好漢成了到達中國的標誌,伊麗莎白偕其丈夫到達了長城,也就是說他們總算在這一天裏真正到過了中國。

伊麗莎白女王身穿玫瑰紅套裙,手提黑色皮包,身材端莊雍容華貴。菲利普親王則跑前跑後,拿著一架微型照相機為女王照相留影。女王興致勃勃地登上烽火台,在導遊的解說裏陷人沉思和神往的表情。從遠古的遐想裏走出,女王環顧周圍山巒的美好景色,然後擺出姿勢讓丈夫為她照相。她要把這一刻的瞬間變成永恒,拿回她的大不列顛,拿回她的王宮,讓她的臣民和王室成員們共同分享人類文化的偉大遺產。

伊麗莎白女王留給長城的贈言是:我到過許多地方,長城是最美麗的。

美國前總統尼克鬆說:隻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截至2000年12月,到過長城的外國元首、首腦已達360人。長城是人類的奇跡,是祖先留給華夏子孫也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當若幹年前八達嶺長城全麵向中外遊人開放時,它的周身竟然蘊藏了巨大的商機。首先發現這個秘密的是居住在長城周邊的農民們,他們用最原始的商業手段竟然換來遠比種田更豐厚的收獲,於是,一發不可收,久而久之,長城沿線成了一條商業和經濟的長城,由於某些東西的缺失,長城的文化特質被突如其來的商業大潮淹沒了。更有違章攤點、粗言穢語、欺詐旅客等現象充斥長城,使長城蓬頭垢麵。

1996年,八達嶺特區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伊始,立即著手走訪長城,調查長城。他們沿著蜿蜒的長城曲曲折折地巡視,竟然發現長城已是傷痕累累,各種攤點遮天蔽日烏煙瘴氣,把一個原本恢宏而巨大的主題掩蓋了起來。中外遊客來到這裏,本來是領略一番一個偉大民族的精神風景,然而卻和不堪的商業氣息不期而遇。這種場景極大地刺激著新任主任喬雨和他的同伴們。他們當時就對著長城發下誓言:一定要好好給長城洗個澡,把曆史的原貌還給長城!

當年,八達嶺特區提出了淡化景區商業氣息,恢複長城曆史原貌的號,對長城的攤點進行了逐步清理。迄今已撤除長城上的攤點50餘處,僅這一項,特區每年的經濟損失就達1300多萬元,僅長城登城口的兩個攤點,就損失了300多萬元。攤點撤除後,60多名從業人員麵臨下崗,安排再就業仍要承擔巨大的壓力。但是,喬雨不為所動,他說,還長城以原貌,是我們的曆史責任,我們今天的陣痛是為了長城的明天。我們一定要把一個神清氣爽的長城奉獻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