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領導談起城市規劃時這樣說:不管現時手中有沒有錢,但搞城市規劃一定要麵向世界,立足未來,一定要擺脫以前舊城市建設的缺陷和模式。在做規劃時,既要考慮到全國都處在改革大潮中,也要考慮到世界也在不斷地變化,尤其是東南亞各國的經濟也正在不斷變革中。因此,搞珠海的城市規劃不能隻從珠海考慮,而要跳出珠海規劃、建設和研究珠海。從珠江三角洲的發展考慮,從南中國的對外經濟貿易來考慮,不僅要考慮珠海能在中國贏得一席之地,而且要在世界,特別是在東南亞能贏得主動權和競爭力。不僅要考慮現在,而且要考慮將來,規劃和建設的項目再過20、30、50年,都不落後。
於是,市領導因地製宜提出:一主兩翼和各區為若幹相對獨立組團的規劃,把港口、公路、橋梁、機場、準高速鐵路等一係列高、大、精、尖的基礎建設工程項目相繼列入城市規劃,並先後一個個逐步組織實施。
想前所未想之法,做前所未聞之事。珠海市在城市規劃上的異想天開,首先在規劃部門和城建部門引起了轟動。有人議論說,市領導完全是戲說規劃,貌似內行,實則外行。這樣的規劃是勞民傷財,是好大喜功。
沒想到,這種觀念上的碰撞卻在現實生活中爆出了火星。故事一:頂牛珠海市的標誌主幹道名日九州大道。城市改建時,將這條大道又重新設計了一番。按國標標準,一條車道低標準3.25米寬,高標準3.75米寬就夠了。市長來到現場,告訴施工人員說,路太窄了,每條車道不能少於4米寬。
總工程師正在現場指指點點,就像打仗前要布兵列陣一樣。聽見市長的話,總工程師問:你是誰?
市長說:我是市長。
總工程師說:我是總工程師。
總工程師把總工程師這幾個字強調得很清楚。意思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市長不坐市政府,跑到這裏瞎搗什麼亂?
市長倒納悶起來了,我又沒問你是誰,告訴我你是總工程師幹什麼?
於是他又說,我是市長。
總工程師聽出來了,他說他是市長。他之所以強調他是市長,主要是強調他說他是市長之前的那段話。
那段話就是:3.25米或3.75米都不行,新修的車道不能少於4米寬。
市長是用行政命令的口氣,是用官員的口氣。他就是用這樣蠻橫的口吻來對待一個修路專家?即使我不是專家,就是一個普通的工程技術人員,我憑什麼就非要聽你的?
知識分子內心的孤傲被發動起來,總工程師很火地說,這條路是我設計的,你說了不算,得聽我的。
市長也是個明白人,都說官大一級壓死人,這次咱得試試靈不靈。
他也裝作很火的樣子說:你是市長還是我是市長?
總工程師心裏罵罵咧咧:廢話。要是我是市長,你敢這樣說話嗎?我又懂工程技術又懂道路設計我還比你官大還是市長,有你火的嗎?你不就是個官嗎?你啥都沒有啥都不懂你就隻有一頂官帽子,你他媽神氣什麼?
市長看出了總工程師的火燒自何方,心裏也嘀咕道:你以為當市長容易嗎?你隻知道路哇橋梁哇,可你知道路橋不都埋在城市的身軀裏嗎?它們隻是城市的一部分。這個城市的發展總體規劃你考慮過嗎?你考慮過珠海市以外的事情嗎?你考慮過珠海的戰略地位嗎?沒有旦?小樣哩,你以為當官的都是吃幹飯的吧。對你說吧,就目前來講,發展珠海誰也沒有我們領導心切。因為我們比珠海市各個層麵的人都先行了一步,我們走出廣東走出國門去考察調研,比誰下的功夫都深。因此我們才這樣自信,這樣有發言權。
於是市長說,你設計的這個標準是什麼標準?是國標,是幾十年雷打不動的標準,是老解放牌的標準。現在什麼年月啦,得考慮走旅遊大巴、走雙層巴士和大貨櫃車那樣的標準了,再按照過去的標準,城市要得腸梗阻了,同誌,要跟國際接軌了……
總工程師心裏想。嘿,這個市長不白當,他肚裏還真有道道哩。
最後,市長勝利了。
從此,珠海市內的所有車道都改為4米寬。故事二:你不是市長市長能在總工程師那取得勝利,並且不靠自己的官職,而是靠自己的實力,靠自己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因此,他很高興。
於是,他微服私行的頻率更多了。
這一天,市長又輕車簡從,悄悄走出市府大院,到下邊了解情況。
驅車走到正在施工的主幹道人民西路,他發現這裏隻有4車道,就跳下車,找到施工人員說,停止施工。
施工人員剛來特區,不懂特區的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