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員們爭著想把他換下來。他卻擺擺手說:這麼大的罪,我一個人受就行了,大夥就別輪流受罪了。
13個13米像煉獄一樣的行程,賈福順走下來了。他一個人完成了13根橋柱的任務。
據說他從13米高的橋柱上下來的時候,是被人攙扶著下來的……
原始精神之二:編外管線工
大鍾寺橋,長180米,直徑700毫米的汙水管線開槽,向下挖一米就見水,又遇到流沙層,5天換了兩支包工隊,因為止不住流沙,遲遲見不到槽底。312隊青年突擊隊隊長王俊軍主動請戰,帶著突擊隊下槽清理。他先皺著眉頭看了看現場,心裏就盤算出該怎麼幹才不至於失敗的計劃。他改變先前兩個包工隊的施工方法,加快出鍬頻率。開出槽後,立即用草袋子、木樁撐住流沙,挖出排水溝,將水導人積水坑再把水抽到溝槽外邊。隻用一天就圓滿完成了任務。
接著就是那段長180米汙水管的勾管縫任務。這條汙水管的直徑是0.7米,每根管子長2米,全段掐頭去尾共有89個管縫。這活兒又苦又累,即使隻在管道裏爬行,也會大汗淋漓,何況還要施工。人們都麵有難色。王俊軍又主動請戰,承擔了這項任務。
王俊軍和工友們穿上膠片衩子,用塑料布裹著胳膊肘,腰裏係上繩子,抄起弧形抹子和小水泥桶鑽進管子裏。他們用胳膊肘和膝蓋爬行在管道裏,就像戰士在火力封鎖下匍匐前進。雖說才180米,但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征途。等爬到施工地方,僅勾兩道縫,桶裏的水泥便用完了。晃動一下繩子,讓同伴再把自己拽出來,裝滿水泥再提著小桶爬進去。就這樣,不要說多長時間,隻是幾個來回,王俊軍他們兩肘和雙膝全磨出了血。長長的180米管道裏,點點滴滴,斑斑駁駁,灑滿了青年突擊隊員的鮮血!
胳膊肘磨破了又愈合,愈合了又磨破;雙膝磨爛了又長好,長好了又磨爛。就這樣,他們咬牙奮戰了13天,爬行了13天,終於將180米管道的89個管縫勾好,不透一絲光亮才鳴金收兵。
經過閉水試驗,一次合格通過。原始精神之三:鋼鐵戰線西北三環工程的鋼梁製作在機械公司的廠區進行。三義廟立交橋6米連接鋼梁的任務下達給崔少光青年突擊隊。但是,設計部門還沒有拿出設計圖紙。怎麼辦?青年突擊隊已不是過去以大老粗為主的隊伍了,現在他們有大學生、有實踐經驗很豐富的工人,為爭取時間,他們決定自己動手設計。
他們向市政設計院要來鋼梁起拱曲線的曲率半徑和起拱方程,一米一個點,根據方程進行演算。4個晝夜,他們計算、核對了萬餘數據,演算紙摞起來有一尺多厚。依照各點的數據,他們按1:100的比例畫到圖紙上,最後經市政設計院的負責同誌審核。他們拿慣了振搗器的手,如今要拿三角尺和圖板,勞動形式的轉換,是用付出的巨大代價完成的。
有了圖紙,僅僅是開端,放大樣才是他們真正的工作。放大樣隻能在戶外進行,蹲在毛鋼上畫出20多米長的一片梁的樣子。時值隆冬,為保證丈量精確,操作時不能戴手套,手指接觸冰冷的鋼板,西北風刀樣地吹來,刺骨鑽心,手上裂著血口子,但沒人退縮。他們先用經緯儀畫出基準線,然後一米一個點用三角板標出該點拱度。為保證鋼梁上標出的曲拱各點與基準垂直,他們必須在基準線上選出一個點,利用勾股定理,驗證該線是否與基準線成直角。放一片鋼梁大樣,一蹲就是半小時,人都凍僵了。但他們不能停歇,又繼續放大下去。就這樣,他們共標出5000多個點,畫了92片鋼板,連成了這條76米長的鋼鐵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