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2 / 2)

所以侍女是滿打滿算帶了四個。

林家的馬車是小馬車,兩匹馬拉著,馬廂是特製的,毯子手爐一個不少,還有櫃子放零嘴,舒服是舒服了,但是這樣一來位置也就小了。

林母和趙容自然坐得下,但是丫鬟就不行了。

所以那丫鬟除了林母身邊最得力的清芝進了裏麵照顧,其他的都是步行著。

馬車行的也是慢悠悠的。

林母一上車,就把手爐塞到了趙容懷裏,順便解了身上的鬥篷,直說:“外麵的風刮著真大,今日還好是有點日頭,要不然我可不讓你出門。”

“是,這京城的冬天,比徐州可冷多了,也是夫君備足了炭,這冬天才沒冷著。”

“可不管是冬天冷,這炭的價格也是貴,徐州才幾文錢一斤的炭到了這京城裏麵翻了多少番,以前聽人說這京城怎麼怎麼好,現在在這裏過日子才知道難過。”趙容懷孕這段時間,林母在管家上也搭把手。

她看不懂賬單,也就讓人念給她聽,聽到這京城的物價,她還以為是家仆中飽私囊了,她以前經常聽到什麼哪家哪家的仆人,幾文錢一個的雞蛋報給主家的是十文,從中撈油水。

後麵知道了是這京城物價高,消了疑心,用東西也不含糊,但是還是時不時說兩句這京城非同一般的物價。

趙容也是順著她的話說下去:“也就是夫君能幹,過年的時候送銀子的趕都趕不走。”

誇林正的話,林母還是愛聽的,點點頭,說道:“那可是文曲星下凡的。”

趙容笑了笑,她總聽婆婆說丈夫是什麼文曲星下凡,隻是她卻不信,要真的是那天上的仙人,那就該不食人間煙火,丈夫有的時候可是壞得緊呢。

林母又道:“最近米價也漲得多,先前我不是讓正兒送米給那些災民嗎?以前七八石糧食才一兩銀子,現在可是一石一糧,我昨日聽說又漲了,那些糧商真是黑了心肝。”

最近京城米價不停漲,趙容也是知道的。

林家人也不多,反正天涼米不易發黴,她在米價還不高就買了足夠幾月吃的,不過今年也是怪,八月收米的時候價格就比往年高了不少,現在越發離譜,有一整年糧價都高的趨勢。這樣看來,趙容先前買的米還是有些不夠。

趙容道:“都是遭災的禍,怒江旁邊幾個大縣本來都是出米多的地方,且都是供著京城,去年沒了收成,今年的價格自然也就高了。”

“阿彌陀佛,可憐那些人啊。”林母這時候顯出了幾分慈悲心,前幾日林正對她說了黃楊縣難民的慘狀,她還記住欣賞呢。

“我聽得說,這怒江的大水是陛下失了德,天發了怒。”因為要管事,林母對外麵接觸也多了,也知道了些消息。

不過她不是讀書人,知道兒子當了狀元但她從未讀過兒子的一篇文章。

林正也最多也就說說成績,也說是自己投其所好,陛下仁慈。

“不過陛下怎麼會失德呢?我看是身邊有人蒙蔽。”

因為林正這狀元也是天子門生,林母對皇帝也是有天生敬畏和好感的。

“竟然還有這種傳聞?”趙容這些天都悶在家中,對外麵的情況倒是不太了解了,聽到林母這樣說,微微露出幾分驚訝。

她畢竟是世家之女,對政治還算敏感,而且林正說起朝中之事從來不避著她,對這些事情她也算知道的不少。

讓林正成了狀元的那篇文章,她也是看過的。

各種精妙她看不出來,最大的感覺就是原來丈夫也會如此獻媚。

當然,因為這篇文章林正成了狀元,這獻媚也非貶義,趙容看來,丈夫能油滑一些最好,這官場就是如此,那些一身鐵骨的有多少混出頭來了。

趙容還以為,丈夫的文章已經流傳,陛下又是那個態度,怒江大水過去那麼久,這事情怎麼也已經平息,最少那什麼皇帝失德的傳聞應該沒有了,如今為什麼又會出去?

林母道:“前幾****去銀樓的時候聽到的,似乎不少人都在議論。”

夫君……

趙容心中的那點擔心又起來了。

若是這傳聞泛濫,夫君也不會好啊。

當初陛下點夫君為狀元,不就是希望借著夫君的那些理論消除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