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6月4日生於瑞典巴頓湖北邊的奧西瑪,是家族中惟一的男孩。父親是陸軍工程軍官,在建造燈塔方麵頗負盛名。
1876年一1878年到意大利、希臘及東方旅行。
1880年與艾彌麗·育格拉結婚。
1881年離開瑞典,在羅馬、巴黎、蔚藍海岸、瑞士及其他地方居住。
1886年與史特林堡在奧加的布蘭格城堡度夏。
1887年返回瑞典。
1888年出版詩集《朝聖——流浪的歲月》。
1889年出版小說《恩第密翁》、評論《文藝複興》。
1892年出版散文詩《漢斯·亞爾恩納斯》。
1895年出版《詩集》,為其抒情詩之頂峰。
1896年第二次結婚。
1897年一1898年發表評論,完成小說,此作為其代表作。
1901年完成曆史小說。
1902年出版詩集。
1904年完成小說。
1905年一1907年完成曆史小說第一部、第二部。
1910年與史特林堡展開筆戰。
1912年出版。成為瑞典學院的會員。
1914年被迫加入保守黨軍方的宣傳工作。
1915年出版。
191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920年搬到可以俯望巴頓湖區的小山上。
1940年5月20日逝世於巴頓湖區小山的住處。
1941年回憶錄《栗樹開花時》於死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