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村少年(1 / 2)

愣子正瞪大著眼睛,無神的望著自家黃泥鑄成的棚頂,不知在想寫什麼。

愣子本名姓周,名承。

今年已經13歲了,像周承這樣像模像樣的名字,他的父母是起不出來的。

這還是周承的父親用小半袋麵粉,求隔村的李老伯給起的名字。

李老伯是附近幾個村中唯一一個念過私塾,有學問的人。

據說家裏祖上還出過秀才,中了舉人,這讓李老伯家風光無限,旁人望向李老伯的目光也充滿了羨慕之意。

附近幾個村子中,若是有誰家生了孩子,名字便交給李老伯來起。

周承並不像村中其他的孩子,膀大腰圓,反而有些清秀。

甚至李老伯曾經還笑過,說這孩子是一塊當秀才的料。

於是這也直接導致了周父對周承給予的厚望,每天都有一定的時間空閑出來,將周承送到李老伯那裏去讀書認字。

但這也使周承是村子中唯一一個認識字的孩子,讓旁人羨慕不已,讓周父也充滿了驕傲。

每當聽見有人誇周承的時候,周父總是滿麵的笑容,仿佛是在誇自己一樣。

突然,周承的耳朵動了動,聽見外麵傳來了一陣嘈雜的聲音,不禁有些疑惑。

隨後,一個滿麵愁容的婦人走了進來,推了推周承。

“愣子,趕緊起來。”

周承好歹也是半個有學問的人了,總是被別人叫成愣子,心裏自然不舒服,但小山村中就是這個樣子,別的名字像二娃,狗蛋之類的,也不見得比愣子好聽到哪去,所以周承也隻好認著他們叫了。

“娘,發生什麼事了?”

周承揉了揉剛剛睡醒不久的雙眼,疑惑的問道。

周承的娘是一位三十幾許的婦人,但卻年紀輕輕,便有不少皺紋爬上了臉龐,隻有眉間才能看出些許年輕時的樣子。

但此時,周承的娘顯然沒有心情回答周承的問題,連忙吹促道:“你先別問了,快去你隔壁張伯伯家,你爹也在,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說著,就拽著周承,出了家門。

來到張伯伯家,周承才驚訝的發現,竟然有很多人都聚集在了張伯伯家中的小院子裏,自己的父親也在,和張伯伯坐在石台階上,悶著頭,“噠噠”的抽著旱煙。

一抬頭發現周承來了,招了招手,周承見此,也聽話的跑到了周父的旁邊,乖乖的坐了下來。

周承的父親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漢子,但此時卻是眉頭緊鎖,滿麵的愁容。

坐在旁邊的張伯伯也是如此,後來,通過眾人的談話周承才知道,原來張伯伯的女兒張蘭昨天下午跑進山中去玩,但是直到晚上也沒有回來。

這讓張伯伯擔心了許久,後來張伯伯一人獨自去山中找了一夜,也沒發現女兒的蹤跡,這讓張伯伯焦急不已。

張伯伯年紀已大,四十許歲,妻子張嬸嬸在生張蘭的時候,難產死了。

這讓張伯伯將自己的女兒當成了寶貝疙瘩,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裏怕掉了。

寶貝的不得了,但是現在出現了這種事,讓張伯伯如何才能不急?

山中的村民都是樸實的很,聽說了這件事,都紛紛跑過來幫忙,甚至周承也被周父叫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