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遇(1 / 1)

我叫周然,在南京的一所大學裏讀“環境科學”,2007年6月畢業。現在正找工作,忙得有點亂。為此,我爸說:“能把知識轉化為產品,取得實際營業額的才是好專業。當初就不該被“環保熱潮”迷惑,選了這不冷不熱的家夥”!他是60年代出生,70年代成長,80年代工人,90年代下海,新世紀當小財主的人,說的話,分析的道理一般都讓人很信服。按照他的原話,“國家三代領導人教育下的紅星。”可他後麵接的一句“而且你還是個男孩子,更糟!”就讓我很不舒服了。男孩子怎麼了,男孩子就不可以學理科嗎?就業歧視又不是理科搞出來的。不過,我隻能做地下抗爭,畢竟他是一家之主,套用他的話“養家糊口的,我容易嗎?”,不和他逞口舌之快。相對我爸,我媽就簡單多了,進得廚房,出得廳堂,偶爾被我爸誇獎一句“你真不錯”,就笑得臉上兩酒窩。我爸說,女人就得有酒窩,笑起來好看,才是漂亮!為此,他就不太滿意我的長相,我就一個酒窩。難道不是你的遺傳,你就可以這樣不負責任的欣賞嗎?再說,男的太漂亮,想幹嘛?我媽做會計20年,現在內退,兩人準備出去旅遊看看風景,說是結婚12周年紀念。他們這樣你濃我濃的,誰知道他們是二婚呢?我這人沒有什麼大報複,2000一月的工作就好。按我爸的標準“你不用養我們,我們也不養你”,這個數目就滿好的了。有人會問了,你一個大男人,房子呢?車子呢?瞎抄心!房子住我爸的4房2廳,車子曲文靜買。對了,曲文靜是我女友,他爸說結婚時送車子給她。我暈車,死不考駕照。所以,我對目前的狀況挺滿意的,以至生日吹蠟燭時,一時半會沒找到該許什麼願,最後求了健康。為此,我爸又有意見了——“哼!反應遲鈍!”,真是丟人。

大四一開始,這氣氛就不對了。宿舍裏4個兄弟,有3個都去理了短寸。我目測過了,平均長度也就2厘米不到。

“為什麼呀?”我不明白。

“你沒聽人家都說我們學理科的男生陰氣太重嗎!去理發店,人家都說這頭型,最精神!”我上鋪是這麼回答的。

所以,我現在不能忍受板寸!你想想,一千多號人在食堂打飯,隻能看到人頭移動。好不容易你發現某舍友在前麵隊伍排著,你肯定要叫他帶個什麼吧,你興高采烈的上去拍人家肩膀,親切地叫一聲兄弟,人家一回頭,卻發現不是兄弟,隻能勉強稱為校友,你隻能尷尬的說不好意思認錯了。然後這情況在中午吃飯1小時中,發生了5、6次。你可以忍受嗎?

所以,曲文靜問我幹嘛不理頭發時,我火了,問她為什麼不多吃點,不長得豐滿點。她的回應是:幫我買了半斤米飯,必須吃完!事後,我問曲冬平,你妹妹反應也強了點吧。他隻說了一句話:上次我吃了7兩!

忘了介紹了。曲冬平、曲文靜是雙胞胎,山西人。父親是副市委書記,母親是教授。和我同齡,一個係的。哥哥愛好電腦,現在做網站,不愁錢,不喜歡外交,討厭當官的。和我一樣是籃球部的。他是主力,我候補。妹妹是科協會長,唯一一位到了大四還沒退的會長,擅長外交,口才一流,討厭運動,隻作瑜珈。她說“氣質美人”不是好當的,需要付出。兩人天差地別,問原因,都說是家庭影響,隻有這點統一。

說遠了,反正這個大四不太正常就是了。到了這個年齡,除了保研、考研、考公務員,出國,也就是找工作了。我當然不能免俗,拿著曲文靜精心設計的簡曆,到學校門口的郵局去外投。這是曲家兩兄妹的建議,說是網上、現場、郵遞,一個不能少!我認為不用這麼複雜準備駁回建議時,就被他們沒收了飯卡,要命!

郵局如我想象般擠滿了男生的板寸、女生的綿羊卷。大部分是我校生,隔壁大學的不多,聽別人說隔壁工業大學就業率很牛,真是不假。哎,被我爸說中。擠進去又擠出來,手裏多了些郵票。算了,努力寄吧。這種時候,排隊是低智商的表現,就連漿糊,都是直接用手的。可憐我這個過馬路從來等紅燈的標兵。

“那個,誰,周然,你郵票不夠!”

“來啦!”天啦!2塊錢的郵票還不夠!我不就1個信封嘛。從人頭頂上拿過信封,不對啊,我是用牛皮紙的,結實!

“抱歉,那個是我的。”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