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愚者的妄念】(1 / 2)

【開篇聲明】本書所涉及一切紀年與人物事件皆為架空,請勿對號入座。

話說天下大勢,治久必亂、亂久必治。太古時期,天地混沌,時蟒神欺淩天下,幸有高祖斬殺蟒神創立中土神州,史稱神州第一帝國。

第一帝國強盛,然曆四百年繁榮之後,帝國政治卻日趨腐敗,時有宦官弄權,中涓自此愈橫,終於英雄曆前46年,因五胡做亂而咽下最後一口氣。五胡者,匈奴鮮卑羯氐羌,皆殘暴嗜血、肆意踐踏人權,視中土為之牧場,視華夏人皆為兩腳羊,乃至荒野千裏民不聊生,神州北地之民幾被蠻族當做獵物而屠戮殆盡。

至英雄元年,英雄冉閔橫空出世,他發出殺胡令,誅五胡、興華夏、立冉魏,氣象為之一新;然天妒英才,英雄曆五年,英雄冉閔為救被困華夏族人,以兩萬漢軍孤軍獨鬥五十萬胡騎,九戰九捷,後終因連日作戰寡不敵眾,戰馬倒伏。冉閔提三百斤震雷青龍戟孤身步戰,力斃胡虜三千餘騎,終力盡殉國。

其後,南北紛爭長達百年,終於在英雄曆168年,華夏再起,南北諸國皆並入漢唐,史稱中土神州第二帝國。

漢唐自太宗皇帝太原起兵,一統天下,曆貞觀,經開元,國力強盛如日中天,漢唐之名威震天下。然治久必亂,即使是史無前例的強盛帝國也終不能免因政治腐敗而導致的一係列社會問題,日趨尖銳的社會矛盾之中,空前強盛的第二帝國終於被榨幹了最後一滴血,在藩鎮之亂中轟然倒地……於是,又經曆百年戰亂之後,宋州節度使趙胤一統中原,中土神州終歸於趙宋——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王朝。

趙宋注重民生,國民富庶,然其諸帝潺弱沉迷於詩詞歌賦,且懼怕武將篡位而定下重文輕武之國策,雖前後延續三百餘年,然三百年間始終被北方的蠻族肆意欺淩,甚至兩位皇帝也為北方蠻族所擄走,史稱靖康之恥。至英雄曆792年,懦弱的趙宋終在北方草原蒼狼帝國白鹿可汗的咄咄逼人攻勢下淒慘收場!

白鹿可汗野心勃勃,將中土神州並入其空前龐大的帝國版圖,試圖名垂青史,然而蠻族終為蠻族,即使是另外一個蠻族,也永遠改無法改變蠻族殘忍嗜殺的本性。時帝國民分四等,一曰蒼狼,二曰色目,三曰漢,四曰南,漢南不得持有鐵器,否則便已謀反論處,且漢女出嫁須先送至蒼狼人家,謂之曰**;諸君可想,此等暴政焉能持久?不久即因大旱激起民變,時有英雄元璋高舉義旗,以月餅為號,約定八月十五共殺韃子,萬民遂響應如潮。英雄元璋驍勇異常,又得萬民擁護,這貌似龐然大物的帝國便在萬民的憤怒中瞬間轟然倒塌。英雄元璋複國成功,遂以日月之明為國號,史稱神州第三帝國。

在第三帝國的前期,也是一如之前兩大帝國全盛時期那樣勵精圖治,然經曆三百年後,高度統一的君主集權製便再次顯露出了它不可避免的弊端,政治上,帝國政治日趨腐敗,不但官員索賄已明目張膽,即使是賣官鬻爵亦時有發生;社會上,土地和財富高度集中在極少數人手中,富有階層越來越富有,可為一玩物而一擲萬金且不屑一顧;貧民卻越來越貧窮,辛勤勞碌終其一生欲求一陋室容身而不可得;一時間,百姓對朝廷的不滿也達到頂點。

而與此同時,帝國周圍也是強敵環繞,且不說北方傳統強敵蒼狼時有犯邊,曾經擄走趙室徽欽二帝之金國也死灰複燃,為避嫌,賊首**哈赤改國號為“清”,覬覦神州之沃野千裏;西北方,昔日禍亂中原之五胡諸部也在蠢蠢欲動;帝國南方,更有蒼狼國分支莫臥兒汗國虎視眈眈;就連昔日帝國的藩屬小國也是紛紛作亂,不來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