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不計年,自盤古開天,這洪荒大地幾經劫難,終究在巫妖大戰後得以平靜。
天地初開,人傑地靈。先天神邸們大多法力無邊,卻是讓這初生的洪荒天地在多次大戰後有些破碎。鴻鈞老祖把破碎的洪荒一分為二,其中最大的一塊劃為地仙界,另外的幾塊小的碎片卻是組成了古地星,又另幾位聖人居於各自開辟的混沌道場,如此又稱新的洪荒天地為三界。
有道是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三界表麵平靜,暗地卻是風起雲湧。這時的洪荒三界,雖說環境各有好壞,但都算是人傑地靈,先天靈氣不失,天材地寶常有。仙道有一個完整的體係:上層為仙道,中層為神道,下層為人道。所以萬物修行,所求皆為仙道。作為天地主角人族的主要集中地古地星,自然成了各大聖人傳道首選,各教教義不同,衝突時有發生。
殷商末年,地星九州大地以商紂朝歌為都城,分封東南西北四大諸侯統領各地,隸屬於商紂的統治。商紂殘暴,民生無道。各諸侯勢力紛紛反出,武王伐紂,亂世來臨。同時仙道由於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闡、截、人道三教共簽押封神榜,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共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興雲、善惡之神。道行低者榜上有名。紂王與武王相對的是截教和闡教,國家天下之爭升級為神仙道統之爭。封神大劫開啟。大劫以闡教的敗亡終止,不過封神大戰中聖人多次出手,更有門人弟子頻繁大戰,古地星山河破碎,靈脈斷裂,大劫過後不過百年,先天靈氣開始明顯枯竭。仙道弟子修為在達到天仙後紛紛離開地星前往地仙界,及至春秋戰國後期,地星上的仙道高手也是再難看到。
封神之後千年,封神已成神話,天下黎民,隻知拜祭神道,百家爭鳴,無非玄學之理。道亦非道。
話說地星仙道大衰,但也並非再無求索之人。古地星所留下的無數道統也並非煙消雲散,隻是仙路艱難,不複鼎盛。到封神千年之後,比較強大的道統還有六個,其中八景宮和玉虛宮號稱道門正統,鎮國府上下多為朝中幹將和濟世俠客,九黎偏安於雲南深山,昆侖神秘而難以見得,河洛多為星象問卦。
鎮國府:軒轅黃帝南征北戰中開創,傳授黃姓家將,秉承文以治國,武能安邦的信念。於封神中在黃飛虎手中光大,以鎮國治世名滿天下,所修行功法傳承自上古先民,以肉身無敵著稱,追求以武入道。
河洛:伏羲大帝演八卦而開創,傳至今文王演周易而成河洛一派。窮究天數,預知禍福。
精於八卦易理、河洛之術。主修星辰力量,追求天地命理。
八景宮:鴻鈞老祖弟子道德天尊開創,講經布道,煉丹養性,精於醫術丹道。元神化丹,追求元神不朽。
玉虛宮:鴻鈞老祖弟子元始天尊開創,術法正統,門人要求天資卓越,追求道法乾坤。
昆侖:西王母開創,收徒嚴格,極少涉足人間,修行於靈山昆侖,力量源於古神,以奇異高深著稱。
九黎:淵源已久,崇尚自然,信仰圖騰。修行巫術,神秘莫測,善於煉製蠱毒,繼承了上古巫族血脈,能激發不同潛力的異能,追求自身強大。
幾大道統雖說尚在,但也是高手後繼乏力。仙道難求,倒不如武修的破碎虛空來的真實,所以八景宮和玉虛宮雖然號稱道門正統,但武學盛行,鎮國秘典倒是成了大家向往。
修行等級劃分:
武徒,強身健體,貫通筋脈;
武士,穴巧化神,靈識妙用;
武師,飛天洞底,力大無窮;
武宗,與天仙同級,與天同壽;
武聖,與金仙同級,斷肢重生,肉身小成,天賦初顯,法則練體;
武神,破碎虛空,滴血重生,神通初顯,與大羅金仙同級,戰力更強;
武尊,至尊級,肉身不朽,神通貫天,與聖人同級。
“這是……”李玉全身顫抖,這一天他等待太久了!“爹爹,我終於能修煉,能保護母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