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見秦淮誤終身(1 / 3)

至少,新的工作環境比那蘭的上一個“工地”強了百倍。秦淮的三層別墅通體雪白,紅瓦屋頂,地中海建築的風格。一排玫瑰繞牆而植,此刻雖然花期已過,倒還剩了些殘紅。

七尺須眉,植一眾玫瑰在窗外,怨得他人道風流?

悠揚的鋼琴曲從樓裏飄來,耳熟能詳的《致愛麗絲》。那蘭暗暗輕歎:倒不是貝多芬的傑作值得貶低,隻不過此曲已被貼上“流行鋼琴曲”的標簽,影射了主人的口味。

從門庭,沿著仿漢白玉石的台階走到門口,方文東取出一串鑰匙打開門,叮咚鈴響,似大珠小珠落玉盤,不絕於耳,顯然是安全警報係統。方文東在門口的一塊儀表板上輸入了密碼,清脆鈴聲被封口。

秦淮對方文東的信任,可見一斑。那蘭想想,自己和陶子的交情,是否到了這樣的“深度”?

門口的牆壁上,貼著一盞乳白色的球形燈,想必是晚間可以為門口照明。牆角還有兩盞小小的燈,很不起眼。那蘭多看了兩眼,有種感覺,那不是一對燈,而是一雙眼睛——閉路電視監視係統。

進屋後,方文東徑直走到廚房,將那串鑰匙掛在壁櫥邊的一個小小鑰匙架上,一邊招呼:“你請坐,沙發上,靠椅上,隨便坐,我給拿點兒飲料,咖啡、可樂、橘汁、礦泉水、紅茶,你隨便點。”方文東在這裏做主很自在,顯然是常客,顯然是秦淮的心腹。“您”的稱呼變成了“你”,更隨和,更自如。

那蘭坐在沙發上,客廳的長窗落地,窗外一麵湖水,瑪瑙般璀藍。靠牆一架三角鋼琴,蓋得嚴嚴實實——鋼琴聲是從頭頂的環繞音響裏飄出的,並沒有人現場表演。

“來杯水就好。”

“口味淡?”方文東很快從冰箱裏拿出一瓶礦泉水。

“天熱,白水最解渴,可樂、茶、咖啡什麼的,反而有脫水作用。另外……”

方文東靜靜等著回答。

“您說對了,我口味的確淡。”那蘭堅守著“您”字訣。

“君子之交淡如水,過去行得通,但是現在的世風,日新月異,早已不適用;和美女打交道,古往今來,更是永遠‘淡’不得。”另一個男聲,和方文東的聲音不同。方文東聲音渾厚,這位老兄的聲音磁性。“美女更習慣於珠寶、香車、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網絡一夜成名,口味淡的真不多。”

秦淮。

說的話,和他的筆名一樣俗豔。

那蘭幾乎就要起身告辭了。

但她沒逃,她沒這個習慣。何況,看見秦淮走來,她心頭微微一動。過去,在報紙上見過他的幾張照片,知道他除了名利之外,長相上也有當“集郵作家”的資本,帥得可以讓各種年齡段的女生怦然心動。現在一見,才知道方寸小照的局限,那隻能平麵地描摹人形。眼前立體的秦淮,是吐血雕鑿的精品,最致命的是那雙眼,帶著那麼點散淡,帶著那麼點玩世不恭,但更多的是憂鬱,深不見底的憂鬱。從以前的照片看,憂鬱是種故作姿態,而此刻立體地看,這憂鬱比窗外的蟬聲還真切。大多數女孩子都有天然母性,看到有千萬身家的俊朗憂鬱男子,都會奮不顧身、自告奮勇想要去撫平傷痕。

結果自己落下一身傷痕。

她忽然可以理解,長發短裙的寧雨欣為何會陷得那麼深。

秦淮伸出手,眉目間飄著笑意,暫時將陰鬱遮掩:“你真的就是那蘭?”

那蘭起身,和秦淮握手,出乎意料了一回——她印象中在湖心島幽居寫作的秦淮,一定是細皮嫩肉,手無縛雞之力的陰柔之輩——她此刻握到的這隻手,膚質粗糙,骨節硬朗,像是體力勞動者辛苦多年後的手。她幾乎是條件反射似的注視秦淮的麵容,他臉上的膚色也非奶油小生的粉白,而是經過風霜日曬的紅褐。

你真的就是那蘭?這是什麼樣的問題?

“我就是那蘭,一介學生而已,目前好像還沒有發現任何冒名頂替我的理由。”

“對不起,我不是這個意思,”秦淮的笑裏卻沒帶任何歉仄。“我隻是說,我有點兒驚訝,沒想到海滿天會給我派來這樣一道風景,美不勝收。”

用風景比美女。那蘭隻瞄過兩眼秦淮的作品,就看出他不過是披著懸疑的外衣寫言情小說,以此帶動廣大小女生掏腰包,今日耳聞眼見,他文字風格已洋溢談吐之間,果然如此。那蘭甚至想,如果這句話要我來說,“一道風景”已有足夠味道,“美不勝收”這四個字反成了累贅,大可省略。

不知他和寧雨欣第一次見麵時,是否也用這樣不上檔次的比喻?

秦淮提到的海滿天,是那蘭真正的老板,國內數一數二的出版人,客戶都是暢銷書作者。從和海滿天交談中聽出,他和秦淮私交甚篤,也了解秦淮的寫作態度。

秦淮的寫作態度,一言以蔽之,拖。

那蘭公事公辦地微笑,從包裏取出記事本:“既然提到海總……這是他給我的一份上個月剛更新過的出版計劃,他希望您抽一點時間和我再溫習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