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光緒死因(1 / 3)

二十年以後,上海容齡家也民國化了。屋裏擺設古香、闊氣、洋氣。靠牆放著一架鋼琴,牆上掛著容齡的芭蕾舞劇照,容齡、德齡宮女照。硬木桌上擺著一架西洋電話。容齡正在擦芭蕾舞劇照外邊的鏡框,忽然門鈴響起來了,容齡套件外衣從屋裏迎了出來。

容齡一開大門,門外站著伍龍夫妻和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兒。容齡看了半天,還是伍龍先說話了:“不認識我了。”

容齡驚喜:“伍龍大哥!哪陣風把你吹來了?”

伍龍指著旁邊的女人做介紹:“這是你大嫂。”

容齡親切地叫了“大嫂!”孫燕答應後,拽過女孩,“蓉蓉,叫姑姑。”

蓉蓉乖乖叫了姑姑,幾個人有說有笑進了院裏,容齡夾在他們夫妻中間問,幾個人邊走邊聊。

“伍龍哥什麼時候到上海的?”

“昨天下午。”

容齡把頭轉向孫燕:“是嗎,大嫂。”

孫燕一笑:“是這樣,昨天下午五點多鍾到的上海。”

容齡把頭又轉向伍龍:“一晃又二十年沒見麵了。”

“可不是嗎,快二十一年了。”伍龍感慨地說。

“你們童年的友誼還很深。”孫燕望著容齡說。

“跟我不深,主要跟我姐姐。”容齡解釋著。

孫燕不介意一笑,伍龍問:“聽說德齡現在在上海。”

容齡對孫燕說:“你看看,他是為我姐姐而來吧。”

“她什麼時候回國的?”伍龍問容齡。

“大前天,她回國後就開了一個記者招待會。”容齡笑著說。

“她現在很趁錢吧?”伍龍問。

容齡搖搖頭:“她這次是自費回國的,攢了二十年的稿費,想痛痛快快地回國花一次。”

伍龍為德齡高興:“她成為作家了?”容齡點點頭。伍龍笑開了花:“我們快成同行了。”

進屋以後,孫燕被安排在桌邊坐下,容齡給大嫂端過一杯香茶。蓉蓉在鋼琴旁邊看這看那不肯坐下。伍龍卻被德齡、容齡同慈禧等人的合影吸引住了:“這張慈禧上朝的合影,我們當時刊登過。照這張像的時候,還是我幫助勳齡搬的照相機。”

“當時我們剛穿朝服,還覺得別扭。”容齡湊到了伍龍跟前。

“德齡現在幹嗎去啦?”

“你看三句話不離我姐姐吧?”

伍龍向孫燕解釋:“我們是一般朋友。”

“知道,你們是一般朋友。”孫燕也是講大理的人。

“伍大哥,我得替我姐姐感謝你。”

“感謝我,感謝我什麼?”

“由於你經常給我姐姐通信,她的思想早從清宮裏跳了出來,追隨孫中山、追隨宋慶齡了。”

伍龍看了孫燕一眼:“我有什麼,就是經常給她寄點報紙,我就是幹這個工作的。”

“我知道,報紙裏再夾封信。”孫燕借機取笑他。

容齡笑著對伍龍說:“你也是革命先驅者。”

伍龍不好意思:“德齡她現在好嗎?”

“也好,也不好。”容齡從桌上拿起兩本英文書,遞給伍龍,“這是我姐在國外出版的兩本書。”

伍龍拿著書念:“清宮二年記》《童年回憶錄》,她真當上作家了?”

“也可以說是美籍華人作家吧。”

“那很不錯啊,把我們都寫進去了。她丈夫好嗎?”

“是個美國記者,不過他們已經離婚了。”

“離婚?有孩子嗎?”

“有個男孩,也夭折了。”

“這麼不幸,那命運應該是不好啊,好字是從何談起呢?”

“正因為她有這曲折的人生,她才有一個宏偉的寫作計劃。”

“我懂了,我了解她,她有才華,她是要做出一番事業的。這兩本書借我看看好嗎?我找人翻譯嘍,我們報紙就可以連載。”伍龍舉著書對孫燕說:“是不是?”孫燕點點頭。

“你跟我姐商量去。”

“她現在在哪?”

“她正在演戲,我帶你們去。”

孫燕多心地看了伍龍一眼。

伍龍又說:“我們是一般的朋友。”

孫燕強笑:“我知道,是童年的朋友。”

一座上下雙層劇場,台上出現了劇中人光緒、德齡、宮女。德齡扮演慈禧坐在寶座上,兩個宮女分站在慈禧身後,光緒跪在堂下,德齡站在一邊。

台下坐著容齡、勳齡、伍龍、孫燕、蓉蓉正在看戲。

伍龍問旁邊的勳齡:“德齡扮上慈禧了,她演哪段呢?”

勳齡猜測著:“可能是出宮那一段吧。”

倆人又向戲台上望去,慈禧坐在寶座上,光緒乞求:“皇爸爸,德齡的心意,兒臣的心意,您全知道,您就成全我們吧。”

德齡又一次下跪:“老祖宗!老祖宗知道奴才喜歡皇上,奴才對皇上、對老祖宗、對大清國都無二心。奴才希望大清國像西方國家那樣,成為一個強大的帝國。”

慈禧臉露不快:“難道我不想讓大清國強大?”

德齡大膽進言:“隻有愛新覺羅的氏族一代一代傳下來,才能保障大清國的江山。太後,您就成全奴才和皇上吧!”

光緒懇求:“皇爸爸,您就把德齡留在兒臣身邊吧!”

慈禧坐不住了,霍地站起身來:“皇上,你是不是喝多了。”

光緒很冷靜:“兒臣沒有喝醉,兒臣需要德齡。”

慈禧臉色變得嚴厲:“你有皇後,你有瑾妃,還不夠?”

德齡又插話了:“老祖宗,按大清國的國法,皇上可以選四個妃子。”

慈禧反駁回去:“你倒教訓起我來了,按大清國法,皇上選妃的時間早過了。”

光緒再次求情:“皇爸爸,兒臣離不開德齡。”

慈禧反問:“德齡教你英語,教你鋼琴是吧?”

光緒神誌有些亂了,不知慈禧的話意:“是啊!”

慈禧把話挑明:“還需要她替你傳宗接代?”

“對啊,還需要傳宗接代。”光緒完全失去理智。

“你真是喝多了,來人!”慈禧叫人,隆裕和瑾妃上來,慈禧吩咐:“皇上喝多了,你們攙他回去休息。”

光緒在辯白:“兒臣沒有喝多。兒臣得了癆病,現在國內治不了,德齡想帶兒臣到國外治病。皇爸爸如果嫌我們礙眼,就廢了兒臣,把兒臣降為庶民。”

德齡也幫忙說話:“是啊,老祖宗準許我們出國吧,我們決不跟老祖宗作對,我們都是為了大清國好。”

慈禧命令:“把皇上攙回去。”

隆裕和瑾妃攙扶起皇上走,光緒沒有走多遠,雙手用勁一甩,從隆裕和瑾妃懷裏掙紮出來,皇上又看了德齡一眼,獨自一人走了。隆裕、瑾妃站在原處,失望地望著皇上的背影。

紅幕合上,觀眾熱烈鼓掌。

紅幕拉開,扮演慈禧、德齡、光緒、隆裕、瑾妃、宮女的演員向觀眾謝幕。

紅幕合上,觀眾依舊熱烈鼓掌。

紅幕又一次拉開,扮演慈禧的德齡單獨向觀眾謝幕。舞台下的容齡、勳齡、伍龍、孫燕、蓉蓉站起來熱情鼓掌。德齡發現了台下的伍龍,她向親人們揮手,伍龍向德齡熱情地揮手,孫燕一直偷偷地注意著伍龍的表情。

舞台下,劇場已空,隻剩下容齡帶來的幾位客人,德齡欣喜若狂地跑到台下。容齡、勳齡、伍龍、孫燕、蓉蓉把德齡圍得嚴嚴的。德齡首先和伍龍親切地握手,德齡激動地說:“我們二十年沒見麵了。”

伍龍補充說:“快二十一年了。”

德齡發現了孫燕、蓉蓉,伍龍忙介紹:“這是我夫人燕燕。”

德齡主動同孫燕握手:“我們認識,我們見過幾麵。”

孫燕誇獎德齡:“你還這麼漂亮,就是有點洋味兒了。”

“不行,老嘍,你真是沒變,還是那個漂亮勁兒、賢惠勁兒。”德齡發現蓉蓉,“這是你的孩子吧!”

伍龍推過蓉蓉:“叫姑姑。”

蓉蓉很聽話:“姑姑。”

“這孩子長得真像她媽媽,一點也不像你。”德齡直貶伍龍,伍龍還是高興。

孫燕誇德齡:“你演得真像慈禧。”

伍龍問孫燕:“你見過慈禧嗎?”

“怎麼沒見過,你忘了,慈禧東幸的時候,路過前門大街,她坐在轎子裏,我看見了。”孫燕自詡自己的記憶。

伍龍向德齡誇孫燕:“她的記性特別好。”

孫燕摸著德齡的麵頰說:“你沒變,還跟二十年前一樣漂亮。我第一次見到你那個印象,至今還記憶猶新。”

德齡不明白:“第一次?”

孫燕解釋:“就是你坐轎子進頤和園行宮那天,一路上好多人圍觀你們。”

伍龍做一補充:“我們倆也在其中,我們倆就是那天相識的,你還是我們的牽線紅娘呢。”

德齡不解:“我?”

幾個人沉浸在甜蜜的回憶中。伍龍講述著當時的故事。那是在二十多年前頤和園門前的路上,孫燕、勳齡、伍龍擠在看熱鬧人群之中。三乘栗色轎子出現在去往頤和園的路上,第二乘轎子裏坐著德齡。看熱鬧的眾人指著德齡:“皇後,皇後,這個就是皇後。”

“哪個是皇後呢?”孫燕沒有看清德齡的長相。

“當然是穿紅衣服的。”胖女人望著德齡的傲慢勁兒。

孫燕隨著轎子往前走,正撞在伍龍身上:“你怎麼擋路啊!”

伍龍也不甘示弱:“你往人家身上撞,還說人家擋路。”

“你礙我事。”

“你礙我事。”

“你礙我大事了。”

“你礙我大事了。”

孫燕跟著胖女人追著轎子。旁邊,伍龍跟著勳齡追著轎子。

一群人又圍上來了。不一會兒,孫燕又擋住了伍龍的視線。伍龍往前一擠,又擋住了孫燕的視線,孫燕嘴不饒人:“怎麼又是你?”

伍龍看了孫燕一眼:“你啊!”

“你怎麼老擋著我?”孫燕埋怨伍龍。

“你怎麼老跟著我?”伍龍回了一句。

孫燕不服:“誰跟著你?”

伍龍對勳齡說:“你看,我走到哪,她跟到哪兒,還說沒跟著。”

孫燕紅著臉辯解:“人家是跟著轎子,跟你幹嘛?”

勳齡向孫燕解釋:“他也是跟著轎子,不是成心擋你。”

孫燕還不饒人:“人家來看美女,你幹嗎?”

伍龍沒有多想:“我也來看美女。”

孫燕抓住理了:“你看美女,羞不羞?”

伍龍自言自語地說:“我們三年沒見麵了。”

孫燕還不依不饒:“你跟誰三年沒見麵了?”

胖女人拽著孫燕欲走:“皇後過去了,快走!”

眾人又跑到轎子前邊,轎子裏的德齡含情脈脈地看看左右,大家指著德齡喊:“皇後!皇後!這個就是皇後。”

“呦,長得真像皇後。”孫燕認真端詳著德齡。

“幹嗎真像呀,本來就是。”胖女人自信地說。

德齡坐在轎子裏美滋滋的,大家紛紛傳告:“皇後,皇後,快來看皇後。”

伍龍向德齡招手:“德齡!德齡!”德齡沒有反應,孫燕發現了這個細節。

伍龍繼續叫:“德齡!德齡!”

後邊轎子裏的容齡聽見了,向二哥和伍龍擺手。伍龍向容齡擺手,勳齡向容齡擺手。孫燕看看容齡,又回過頭看看伍龍。

轎子繼續往前走著,孫燕感慨:“皇後可真年輕啊。”

胖女人也有同感:“也就十七八歲。”

勳齡做更正:“你們胡說什麼,皇宮裏邊有皇後,還來什麼皇後。”

伍龍接著勳齡說:“是啊,人家隆裕皇後還健在,不怕朝廷聽見治你們罪嗎?”

孫燕心直口快:“光緒皇帝根本不喜歡她。”

胖女人更是滔滔不絕:“是啊,隆裕皇後名存實亡,連個孩子也沒給皇上生下。”

“你們別亂說了,當心腦袋。”勳齡好心提醒她們。

“就是,她們不是皇後。”伍龍也義正詞嚴地警告姑娘們。

胖女人毫不示弱:“你們還有我知道,這就是新皇後。”

孫燕也跟著反擊:“你們眼饞當皇後是吧,你們也變成女人呀。”眾人笑了。

孫燕嘴還不饒人:“人家姑娘長得好,你們也嫉妒。”

伍龍十分認真,出自好心地說:“她們不是皇後。”

眾人紛紛來勁兒:“就是皇後,就是皇後。”孫燕眼望著伍龍,捂著嘴樂。

伍龍指著勳齡說:“轎裏是他的兩個妹妹。”孫燕愣了一下。

眾人沒聽見,還解氣地對伍龍說:“就是皇後,就是皇後!”

孫燕捂著嘴樂,眼望著伍龍。

聽了伍龍這段回述,德齡自嘲地搖搖頭:“做了一場皇後夢,確切地說是皇妃夢,到頭來,皇上沒有留下,大清國也沒有留下。”她抻了抻身穿的長袍,“隻留下這件貴人長袍。”

孫燕動手看了看長袍:“這不是戲裝嗎?”

德齡搖搖頭:“這是慈禧賞賜給我的真品。”

“說明慈禧還是喜歡你。”孫燕又認真看著衣料。

“她有老禮,你對她有一點好處,她喜歡報答。不過大事合不來,最後還是被趕出宮。”德齡又想起“指婚”一事。

“這可是老佛爺穿過的長袍。”勳齡想到收藏價值。

“你們猜,這件長袍有多少年了?”德齡興趣又上來了。

伍龍發現了長袍上的蘭花:“蘭花!這是慈禧做蘭貴人時候穿的。”

德齡滿意地點頭:“一點也不錯,這是慈禧做蘭貴人時候的衣服,到現在已有八十多年了。”

伍龍想到了收藏價值:“謔,趕明國家成立博物館,這件衣服可是件寶物了。”

德齡說出心裏話:“等紫禁城對外開放的時候,我一定送回紫禁城裏。”

蓉蓉好奇地問:“姑姑能回紫禁城嗎?”

德齡搖搖頭:“溥儀已成戰犯了,軍閥正在混戰,姑姑不回紫禁城了。”

伍龍對女兒說:“紫禁城、頤和園都是姑姑待過的地方。現在你姑姑可了不起了,參加了海外的‘一碗飯’愛國救亡運動,對抗日軍民進行了資助。”

德齡奇怪地問:“你怎麼知道的?”

“我從報紙上看到的,哎,我給你寄過這報啊!我問你一句,後來你走上愛國道路,誰對你影響最大?”伍龍得意地望著德齡。

“是海外華僑,他們帶著我走上了孫中山、宋慶齡的愛國道路。”德齡嘴裏偏偏不買他的賬。容齡望著伍龍捂嘴一笑:“我爸爸早就救過孫中山。”孫燕也望著伍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