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一百十六高鶚讚美皇權救世(1 / 1)

續作回目:得通靈幻境悟仙緣送慈柩故鄉全孝道這回寫兩件事:一是寶玉再遊太虛幻境,二是賈政送賈母的靈柩回南邊故鄉安葬。重點是第一件事。在曹雪芹的筆下,第五回的賈寶玉夢遊太虛境,一派浪漫詩意,曆曆見情;警幻仙子的出場,如日出中天,一派燦爛。而這第二次的太虛境夢遊,在形式上是第一次的拙劣的模仿,在內容上是曆曆見鬼,味同嚼蠟。鴛鴦鬼魂的出現,陰霾滿地,一片恐怖。寶玉在幻境中見了林黛玉,見了晴雯,見了秦可卿,都漠然而過,處處淡漠無情,處處見鬼,一群群女子都變作鬼怪形象。這豈是“紅樓夢”耶?真的是“鬼”夢了。第一次夢遊幻境的覺醒,是因與仙女談情說愛正濃,而墜入了情魔無底洞,大呼“可卿救我!”是“情”救了寶玉。“宿孽總因情”,這是“紅樓夢”。這一次夢遊的覺醒,是“幾個黃巾力士執鞭趕來”,變了鬼怪的女人們也向他撲來,最後是元妃救了他。不但毫無藝術性可言,而且是在讚美皇權救世思想;與曹氏的“女性救世”大唱反調。和前八十回的《紅樓夢》大唱反調,這是續書後四十回的基本調子。雪芹筆下的太虛幻境對聯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是對當時充滿虛假繁榮的社會人生的一種否定。而在這第二次夢遊的太虛幻境中,那副對聯卻是:“假去真來真勝假,無原有時有非無。”這就是對現實社會人生,也就是對當時的“康乾盛世”大唱頌歌了。第五回的夢遊太虛境,是浪漫,是情,是詩,是夢,是對封建末世社會的否定,是充滿人生哲理的文學,讀了回味無窮,可以百讀不厭。這一回的夢遊太虛境則是鬼話連篇,是粉飾現實,味同嚼蠟,讀一遍已覺多餘。晴雯、黛玉、可卿這些女人,原先是那樣刻骨銘心地愛著寶玉,而在太虛幻境中卻是一群鬼怪,不但不愛寶玉,反而要追撲他。寶玉於是悟到女人啦,情啦,全是空,因而與女人絕了情。《紅樓夢》是女人的文學。高鶚這樣汙蔑紅樓女人,就是否定和汙蔑《紅樓夢》。(君子蘭:在專製社會中,“皇權至上”,是統治階級的思想。馬克思說過,統治階級的思想就是統治思想,封建社會的農民,都受這種思想的統治。儒家知識分子,也大多很難越出這種思想範圍。因此,高鶚的“皇權至上”思想,可以理解。當然,曹雪芹是例外,唯其例外,所以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