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芙公主問皇上:“皇上,現在你如何處置我? ”
皇上說:“我一時衝動抄斬了不該抄斬的人,這是我的罪過,我要自責自省。為了證實我的誠心,我赦你無罪。我仍然封你為皇家公主,不過改改名字,稱你為歌樂公主,封賞你歌樂山下的一座皇室莊園和周圍的千畝良田,歸你所有,讓你繼續享受皇室的待遇,你看如何? ”
尚芙公主眼見皇上一片誠意,又見他熱淚盈眶,自知他有悔罪的心思,心想他這是為自己的殘忍而追悔,便坦然地說:“謝皇上的恩賜。”
皇上見她願意領受封賞,心中感到踏實許多。
皇上命她站起來,讓她坐在一旁。
她感到渾身輕鬆了許多。
她感到前程有了希望。
這時候, 馮嫽不失時機地向皇上提出說閱蘭公主的失蹤是否有什麼線索?
皇上不由皺起眉頭說正在查找,但無下落。
馮嫽以探詢的目光望著尚芙公主說:“請問尚芙公主, 你能否幫我們找到閱蘭公主? 你如果聽說了或者知道她的下落,請告訴我們,我們將深深地感激你,絕不虧待你。”
皇上聽馮嫽如此委婉地說話, 心想這件事莫非真的和尚芙公主有關係? 他不由望了望尚芙公主。
他隨便這麼一望,立即引起了尚芙公主的疑心,認為這件事皇上已經查覺了,不由臉色一變,立即又跪在皇上麵前流著悔恨的眼淚講出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閱蘭公主的失蹤和她有關係。
她真的知道閱蘭公主的下落。
尚芙公主自武當山來到長安在打聽解憂的時候得知了北寧王劉靜的女兒閱蘭公主已被皇上傳旨遠嫁烏孫王。
這消息給她提供了複仇的好機會。
她心想自己因此而家破人亡,烏孫王還不甘心,又求皇上讓閱蘭公主去受害,心中非常惱火。
於是她決定阻止閱蘭公主去外嫁。
她以此來報複解憂和烏孫王。
她寫了一封勸阻閱蘭公主的信。
她在信中危言聳聽地將烏孫王說成不是解憂的親生兒子,而是前匈奴王的老婆生下的兒子。
她說如今的這個烏孫王老得沒有了牙,醜得像個豬,常常吃人肉。
她說原來皇上逼她去嫁烏孫王, 她曾親眼見過了這個老怪物,所以,拒絕嫁給他。
她又說正因為解憂備受了折磨,無法生存下來,才逃回了長安。
她還說皇上為了討好烏孫王才不惜犧牲劉氏宗親的女兒,而把她們推進苦難的深淵。
寫完了這封信, 她白天打聽好閱蘭公主的睡房, 晚上化裝後,潛入閱蘭公主的閨閣,悄悄把信從門縫裏塞進去。
她在信中留下了見麵詳談的具體地址。
她也大膽地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到了第二天早晨,閱蘭公主開門時發現了這封信。她當即讀完了信,不由昏倒在香床上。
過了一會兒,當她醒來後,又仔細看了這封信,冷靜地思考了一番,便喬裝改扮,從後花園溜出去,直奔那信中所說的會見地方。
她們終於在長安郊外的玉泉山下的寺廟裏以燒香為名而會麵了。
她們相會的信物是:各在手中拿著一枝盛開的玉蘭花。這是尚芙公主在信中指定的。
當閱蘭公主見到尚芙公主是一個年不過20歲的絕色美女時,立即將所有的懷疑置之腦後,與她親切地交談起來,完全相信了她所說的話。
閱蘭公主憎恨皇上的自私與殘忍, 暗恨自己父親的虛偽和卑劣。
她決定不願做他們的犧牲品。
她決定離家出走永不回家門。
她要躲過這場不幸的災禍。
然而,她一個弱女子要到哪裏去?
天地如此之大卻沒有她的立身之處。
她憂慮地思考著, 終於想出了一個遠離紅塵的好辦法——
她決定削發為尼。
當她把這種想法告訴給尚芙公主後,尚芙公主深表讚同,認為這是個好出路,可以解脫人世的一切煩惱與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