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武帝劉徹通過和親手段聯合西域烏孫國抵製匈奴頑固派來犯之時,降生了一位堪稱巾幗英豪的女子——馮嫽。
出身低微的馮嫽,由於長得精悍昳麗,聰慧機智,氣質不凡,從小便受人們的喜愛。在一個偶然圍獵的機會,她隨同其母服侍楚王劉戊之際,被楚王劉戊相中,帶回賞給他的孫女解憂公主為侍女。
馮嫽,有許多奇思幻想,在其母的開導下,她從小知曉了曾為武帝出使西域曆經艱險的博望侯張騫的崛起和作為; 了解了曾為漢武帝出兵討伐匈奴而取得赫赫戰功的衛青和霍去病大將軍的身世,記住了這兩位大將軍都是奴隸出身,但他們並不以此而氣餒而沉淪,相反的是他們從小就苦練武功,力爭脫穎而出,終於被漢武帝劉徹看中,委以重任,屢建功勳,成為名垂青史的大人物。
悟性極強的馮嫽由於受到這些啟發教育, 便將自己的卑微出身忘到九霄雲外,從小開始便苦讀經史,鑽研各種古籍兵書,習練劍術,操練武功,一心想要成為一個超凡脫俗的俠女。
自從做了解憂公主的侍女,她更是廢寢忘食地博覽群書。除了時時陪伴解憂公主外,一有空閑便忙裏偷閑地讀書練劍。
解憂公主眼見這樣一位侍女,非常喜歡,將自家的各種書籍拿給她看,並指令她的教書老師教誨這位勤奮不倦的侍女。
隨著時光的流逝和和睦的相處, 解憂漸漸忘記了馮嫽的低微身份,感情越來越深,到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地步。於是有一天解憂忘情地對馮嫽說:“以後你不必以侍女之禮對待我,你做我的妹妹如何? ”
馮嫽聽到這樣的話,從心眼裏高興。但懂事的馮嫽此時畢竟知書達禮了,耳聞目睹的事也多了,知道宗法禮教的森嚴,明白主婢界限分明是不容混淆的, 於是便輕歎一聲說:“公主的深情和提攜我心領了,我為能有你這樣一位尊貴的姐姐而深感自豪。但我出身低微,妄自尊攀,讓楚王知道了,惹他老人家生氣,我擔罪不起。”
解憂聽她如此一說,故意沉下臉來,不高興地問道:“莫非是不願意做我的妹妹嗎? ”
馮嫽立即跪在解憂麵前, 垂淚回答:“我做夢都想稱你為我的姐姐,但我怕楚王,怕……”
不等馮嫽說完,解憂立即扶起她,並摟住她的脖頸,柔聲說:“你不要怕。我明白你的想法,你絕不會玷汙我家的門第,也絕不會有損於我的身份,你也絕不是有意攀附王侯的高枝玉葉。這我早已看得一清二楚, 你千萬不可有這種顧慮。至於你怕楚王生氣,你怕眾口毀謗,也是情有可原的。但你不必耿耿於懷,這一切都由我來承擔,我絕不會讓你受到傷害的。”
說完了這番推心置腹的話之後,解憂掏出絲帕,擦去馮嫽臉上的淚痕。
馮嫽被深深地感動了,她拉住解憂的手,深情地說:“姐姐!我的好姐姐! 從今以後我定會成為你的好妹妹。但我有個要求,為了消除楚王的誤會,為了照顧眾侍從的口實,免生意外,在公開場麵上,我還是稱你為公主,你依舊喚我的名字。但在我心裏,我永遠把你當成我的知心姐姐,服侍你一輩子。”
解憂拉住她的手,心事重重地說:“我的好妹妹,你的顧慮太多了,這也不能怪你。我尊重你的意見,總有一天,我會說服楚王,讓你解除這一切令你憂慮的心病。”
馮嫽激動不已,兩眼閃著淚花,緊緊地抓住解憂的手,剛要表示致謝的話,卻傳來一聲催促的話:“馮嫽! 快舞劍,時候不早啦! ”二人不禁一愣,急忙向門外望去。
那急切呼喚馮嫽的是門外廊下欄杆上的鸚鵡, 它此刻學著平時解憂呼喚馮嫽的話語,提醒馮嫽舞劍的時間過了,催她快快舞劍。
這隻善於學舌的鸚鵡,平時最愛看馮嫽在院中練劍舞拳,此時它感覺時間已過,還不見馮嫽的身影,便在急切盼望中發出督促的呼聲。
鸚鵡的叫聲把這兩位少女從屋子裏牽出來了。由於解憂也想跟這位劍術大有長進的“妹妹”及早學會全套擊劍之術,便遞給馮嫽一柄劍, 而她自己握著另一柄劍, 在馮嫽的指點與示範下,雙雙對舞起來。
劍術要道馮嫽已是早就嫻熟自如了, 她不僅對解憂講說套路,令她牢記於心,而且通過對舞令其操練生巧。她對解憂說:“擊劍招數各門各派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和技巧,全在於用心化解,形成自己的神技。雖說花樣繁多,各有千秋,但總的規律仍在於速度與勁道。所謂‘神速取勝,劍劈五嶽’,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人舞了一個時辰,停下來休息了一會,便坐在院中一棵合歡樹下的兩個石墩上,展開棋盤,對弈起來。
兩人正對殺得起勁,忽聽侍衛一聲報:“王爺駕到! ”二人抬頭向院門看時,卻見楚王在侍衛們簇擁下跨進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