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1)

晨色微明,東海水光澹澹,霧色渺渺。

突然,在水與天的交界處,雲霧奔騰,海天如沸,一顆鬥大的金星從蒼茫中竄出,嫋嫋升上高空,鑽進淡淡的雲層,拖著長長的虹光在天際逶迤。

海邊,一位少女牽著一位五六歲的小女孩,赤著足,行走在潔白如霜的沙灘上。

小女孩看著經天的虹光,開心地叫道:“師尊,師尊,快看,流星!”

少女抬頭看去,比流星還要美麗的明眸中閃過一絲憂色。

小女孩天真的問少女:“流星真好看,師尊,為什麼這顆的流星不是往山下落,而是飛上天呀?”

少女沉默片刻,答道:“那不是流星。”

小女孩有些失望,又有些好奇,看看絢麗的虹光,又看看少女,問道:“不是流星,那是什麼?我正想許個願呢,我要祝師尊永遠這麼年輕漂亮。咯咯,娘親最愛珠珠說她年輕漂亮了,師尊喜歡嗎?”

少女展顏一笑,憐愛地揉了揉小女孩的頭,說道:“喜歡,珠珠真乖!咱們快點趕路吧,到了山裏麵,見到老爺爺,學會了書上的本事,珠珠就知道那是什麼了!”

小女孩睜大黑白分明,晶瑩如明珠一般大眼睛,繼續問少女:“師尊,山裏麵的老爺爺長什麼樣子啊?是不是白胡子的神仙老爺爺?隻有神仙老爺爺才是無所不知的!”

少女抬頭,借著漸亮的晨光,看向雲遮霧繞的山外青山,輕聲說道:“一葉落而春秋易,一心定而萬物服,天道無常,今年的武夷功夫茶定然別有一番滋味。”

一陣清涼的海風掠過,沙灘上芳蹤渺渺,隻餘淺淺的兩串腳印,一大一小……

清晨的京都,籠罩著一層輕紗似的白霧,一陣風吹過,紫禁城上空出現一道明朗的天幕,那顆從東海而來的金星拖著長長的虹尾,橫貫皇城的上空。

觀星台上,一位欽天監的老星官,須眉掛霜,雙眼布滿血絲,顯是枯守天象,一夜未眠。此刻長虹經天,老人眼中一掃渾濁,一瞬不瞬盯著貫城而過的星火,渾身輕輕顫抖,不知是激動還是驚懼。

風息,霧藹複合,老星官搖了搖僵痛的皓首,半晌,用一種嘶啞變調的聲音說道:“異星巡天,我大清多事矣!”

午時,紫禁城傳出一道聖旨,欽天監監正易洞玄勾結亂黨,妖言惑眾,即刻推出午門斬首,易府上下二十七口貶為奴籍,發配雲南。

次夜,天現異象,赤星貫月,玉輪染血,東方的半邊天空好似在燃燒。

四個月後,跨洋而來的大不列顛帝國海軍炮轟虎門,拉開了被後世稱為“鴉片戰爭”侵華序幕。被浮華侵蝕的馬上天朝墜落塵埃,太平盛世的八旗子弟在祖先的榮耀下失去了驍勇的性格,在曾經不屑一顧的西洋蠻夷麵前一觸即潰,望風而逃。

諷刺的是,世所公認的戰爭鼻祖,最擅長人海戰術,動不動便坑俘數十萬的老大帝國,在被幾十艘戰艦數千洋兵壓得抬不起頭,不得不割地陪款,喪權辱國。

這一戰撕破了天朝上國的華麗外衣,暴露了滿清王朝的腐敗無能,極大助長了海外列強的狼子野心。美、法、俄等國繼英之後,露出鋒利的獠牙,先後提兵來華,逼迫清廷簽訂一條又一條不平等條約,控製了沿海沿邊戰略要塞與經濟命脈。

清聖祖康熙大帝頒布的《禁基督教令》在兩百年後被迫廢止,基督徒重覆中土,新教牧師羅孝全輾轉香港來華傳教布道。

落第秀才洪秀全砸了孔子牌位,投入羅孝全階下聽道,而後手捧《聖經》在廣州成立拜上帝會,宣揚“天降大災,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難。入教之人,無論男女尊卑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得到馮雲山、楊秀清、蕭朝貴、石達開等一幹人才的響應,上拜上帝會信徒很快遍布兩廣。

時值兩廣地區水、旱、蟲天災不斷,清廷對外戰事連遭敗績,數以億計的戰爭賠銀,令百姓困頓不堪,餓殍遍野。洪秀全等人借機揭竿而起,聚拜上帝會眾十萬,在廣西宣武登基稱王。拜上帝會起義如東風野火,很快由兩廣地區席卷雲貴、閩浙、徽蘇、兩湖等地,占據長江中下遊的半壁江山。

洪秀全攻下江寧後,定都南京,改稱天京,建國號太平天國。太平軍四路出擊,開始北伐,展開與清廷長達十餘年的拉鋸戰。

受太平天國影響,北方撚黨、貴州苗民等各路義軍紛紛響應,更有無數綠林豪強興風作浪,渾水摸魚,神州大地處處燃燒起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