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浣娘(1 / 1)

我端坐在間黑暗的房子裏,好久好久了。其實,黑與亮,對我來說,區別根本不大,世界怎樣,我都看不見。

偶爾,那些姑娘路過我房子歎息的竊語,常常流露著可惜,不,應該是強者對弱者不屑的同情。

可我不在乎,流言蜚語,染了汙濁的水,倒了便罷。讓我在乎的是,我麵前的琴。素娘常對我說,浣娘,那些琴一到你手裏,仿佛生了香似的,要你是個男子,淩香閣的姑娘們可都不願出去接客了。

素娘是淩香閣的媽子,雖然徐娘半老,但保養有方,聽她柔而不媚的聲音,仍然是有餘韻的。三年前,她在同方容棧聽我彈了一曲後,將我從老板手上買了回來。她知道我不願淪入風塵,隻是輕笑了聲。

“我不會勉強你做任何你不願做的事,可是隻有一個要求,彈琴。”

於是,每夜紅燈霓裳,伊人纏綿時,淩香閣的戲台上,都會出現我的身影,不過那些胭脂粉客,向來隻聞琴聲,不見其人。因為每次上台,素娘都會吩咐下人們抬上屏風擋著。我知曉,素娘心裏打的算盤。

很快,素娘的手段有了作用,慕名而來的文人騷客,附庸風雅的官宦之流。除了每夜上台彈琴,我還要教錦瑟練琴,這是素娘的給我的任務。聽那些姑娘說,錦瑟是素娘的女兒。

不過,素娘隻說,這孩子是她在淩香閣門外撿來的。對錦瑟,素娘確實盡了一個母親的本分,衣食住行無一不細細照料。

錦瑟與我年紀相仿,我十八歲,她十七歲,性子與我卻大相徑庭。我性子清冷,不近人情。錦瑟卻大大咧咧,性格爽朗,直腸子。有她陪在我身邊,淩香閣的日子,過得也算多了點趣味。

某天晚上,我照例上台,一曲彈畢,忽聞台下有一人鼓掌,走近屏風。

“月華如縷綰青絲,

銀燭燃豆照孤影。

杵藥搗缶桂花香,

樹下良人覓知音。

不識佳人心事藏,

拙才靜候雁書寄。”

那位公子詩畢,便想冒昧闖進來。可惜,素娘先一步將他攔下了。

“範公子,淩香閣有淩香閣的規矩,還望公子賞個麵子。”

“素娘,本公子決無惡意,隻是想一睹那位姑娘芳容,交個朋友而已。”

“範公子,放心,以後會有機會的。”

範子瑋,京城戶部侍郎的二兒子,是京城四大才子之首,琴棋詩畫無不精通,一個驚才豔豔之輩,樣貌自然也是俊美不凡。

自範公子送我詩之後,素娘便不再讓我上台了,而是讓錦瑟替了我。那時候,錦瑟已將我的琴藝學了七分,替代我也不會令人懷疑了。其實,素娘的心思,我心裏早已猜得七七八八,果不其然,我的出現不過是為了替錦瑟做嫁衣。

素娘的算計,從來不會落空,這次也不例外。早就耳聞,京城範公子整日醉心於音律,為的是能覓良人知音。為了錦瑟能尋到個好人家,素娘不惜設下這個局,明著是為我造勢,實際卻是為了錦瑟出現埋下伏筆。

“杵藥搗缶桂花香,樹下良人覓知音”。琴譜難求,知音卻是千年一遇,但願錦瑟可以求仁得仁。

事情發展比我想像得要快,錦瑟被範子瑋贖了身,抬回家做了妾侍。臨行前,她還一個勁著拉著手,流著淚求我原諒她。

“錦瑟,範公子不是我的良人,你也不用內疚,可以用我的琴音成全你的好事,是我心裏最高興的事,今天,你就好好地做個新娘子吧。”

我想,錦瑟穿起紅袍錦緞,一定是個美人胚子。

夜深瀾靜時,我想起,曾經自己也穿起過自己一針一線縫製的嫁衣,隻是……我輕輕地撩起琴弦。

隴首雲飛,江邊日晚,煙波滿目憑闌久。

立望關河蕭索,千裏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別來錦字終難偶。

斷雁無憑,冉冉飛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當初,有多少幽歡佳會,豈知聚散難期,翻成雨恨雲愁。阻追遊。

每登山臨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場消黯,永日無言,卻下層樓。

離浣月房子不遠處,幾個新來的丫頭圍在一起嚼舌根。

“姐姐,好奇怪,為什麼每晚深夜總能聽到那房子傳出琴聲呢?”

“胡說,那是間空房,怎麼會有琴聲。”

“我聽說,以前有個眼瞎的琴娘死了在哪裏?”

“唉!她也是個可憐人,結婚當日,家逢突變,夫家拒婚,一時病重瞎了眼,被迫流落賣藝為生,後來流落到了這裏,最後還是香消玉殞了。”

“哎,她夫家是不是姓範的。”

“誰知道呀?”

“噢!好冷呀,我們快走吧,不然待會又要被婆子們罵了。”

落花流水總無情,不知春日待冬過。

珠簾玉紗掩妝容,終是黃花昨日去。

一個白色的身影突然出現在剛剛那群丫環待的樹下,低聲呢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