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家都在忙碌(1)(2 / 3)

夏天說這次書工期不是很緊,三個月之內翻譯完就可以了。這樣我也又有機會可以以晚上加班為理由,晚上溜到出版社去上網。

那本書是美國一所知名大學的計算機係的教材,但內容基本上都是講的一些數學上的東西,我真擔心那些美國的本科生根本看不懂。美國大學生的數學很差是我早有所耳聞的,張妍曾經給我看過GRE的數學題,簡單的連中國高中生都能拿滿分,研究生才這個水平可想而知本科生更是爛。

張妍以前老給我說美國MIT又怎麼樣,Stanford又怎麼樣,CMU又怎麼樣,一邊說一邊滿臉憧憬。我一直覺得中國學生都想到美國去讀書,一方麵是因為美國某些大學的水平的確比國內的高,但是其他國家也有亞,所以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國人有錢,美國人能給你全獎,讓你免費去那個學位,還包吃包住,何樂而不為?我一直期望有一天,我們中國也有錢了,也能給美國人全獎,讓他們也拚死拚活的到中國來讀書,到時候我們也搞個中國的GRE,答題全部用毛筆,還要求全部人都必須寫小篆,一律不準用計算器,全改算盤,還是會計用那種上麵隻有一排算珠的那種。

我夢想有一天,幾個麻省理工的本科生在快畢業的時候,議論未來出國留學的事。

學生甲說:“你拿個學校的offer?”

學生乙說:“西藏大學,據說那邊比底特律還冷,你呢?”

“我?……平頂山煤礦學院,中國海拔最高的學校!”學生甲自豪的說。

當身邊很多人正在如火如荼的準備麵試,筆試的時候,我卻在一邊不急不忙的完成夏天交給我的任務。去港大做交流學生的事於我來說,本來就是食之無味的“雞肋”,況且如果每個係隻有一個名額,於情於理我更不能和張妍去競爭。

不過很多人也是抱著重在參與的精神,隻在乎過程,不注重結果,例如隔壁屋的鍾國強,對這小子上次在學校門口放厥詞的事我現在還耿耿於懷,要是學校把這次交流學生的選拔搞成PK賽的方式,我一定要去把這小子PK掉,不過也是心裏麵暗地裏想想把了,就他那點英語水平,用不了我出馬,二胡,三石都能把他擠兌下去。

這次翻譯做的比上次快多了,雖然談不上是遊刃有餘,不過也是輕車熟路了。每次我翻譯完一章也會時不時的停下來看看,審閱一下翻譯過程中有沒有什麼不妥或者是詞不達意的地方。當然也會看看書的內容。老外的很多書的確寫的很認真負責,別的類別的書籍不說,就拿計算機而言,國內很多寫書的都是東抄西抄,很多程序代碼更本就沒有測試過就往書上搬,很多更本就編譯不通過,更不用說運行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前幾年一位圖靈獎的獲得者,雖然是國外計算機係的研究生教材,但是大部分內容都是同數學相關的算法,翻譯起來不是很難,但是要看懂卻頗要費一番功夫。我一直對種數學的興趣不亞於文學,每次在我翻譯完一段後都會細細的把內容看一遍,除了校對,更多的卻是興趣使然。

看的越多,我對這本書的理解越加透徹,反過來促進我更好的翻譯這本書。每每看到精彩處,我會情不自禁的停下來,嘖嘖讚歎幾句,這個老外的確是厲害,好生佩服。我才想起我還沒仔細看過這位仁兄的名字。Sanuel Flum,加州大學勃克利分校的教授。加州大學有十幾個分校,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勃克利,洛杉璣,聖芭芭拉分校。前幾年有個中國學生偽造成績單,拿到了洛杉璣分校的全獎,後來被查出來了,洛杉璣分校的招生委員會給全美的大學發信,要他們警惕中國大陸學生成績的真實性,搞得那年中國學生的offer狂減,國內學生怨聲載道。

這幾天,翻譯都進行的頗為順利。又翻譯完了一章,我伸了一個懶腰,去衝了一杯咖啡。我很喜歡出版社的咖啡,在工作累了困了的時候,特別有助提神醒腦。我喝了一口,又回到電腦跟前,回顧剛才翻譯的一章。

看了一會,我忽然發現中間有一段的算法好像有點問題。難道是我翻譯錯了?我仔細的看了一下原文,翻譯沒有問題。我又把這一段仔細的閱讀了一遍,剛才的想法仍然縈繞在我腦中。我按照書上的算法,寫了一段代碼在計算機上運行,運行的結果果然證明了我的判斷,書上的算法的確是存在一點疏漏。在特殊情況下,這段算法會造成無限製的遞規而無法得到最終的結果。

能找到一本國外專著中的疏漏,而且是一位圖靈獎獲得者所寫的書中的疏漏,讓我感到莫名的激動,甚至是興奮。一向自信的我,現在真的有點不自信了,會不會真的是我理解錯了。我決定把這段內容摘抄下來帶回學校去慢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