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真是好詩啊好詩!”
此時在天姥山的一處密林之中,一位道士打扮的少年正悠閑的坐在滿是枯葉和雜草的林地之上,絲毫不去擔心這樣做是否會弄髒他身上的道袍。少年的麵前正燃著一堆篝火,篝火之上烤著一隻肥美的野兔,野兔被篝火烤的茲茲冒油,陣陣香氣彌散開來。
少年是天姥山山頂一處道觀裏的小道士,相傳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處遊憩之地,而其中的第十六福地——天姥嶺,便是指的天姥山。
道觀有個很普通的名字,名曰‘雲仙觀’,在很早以前也曾輝煌過,許多文人騷客都慕名來此,留下許多千古絕唱,其中就有少年口中吟誦的這首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
少年看到野兔表麵烤的已經焦黃,肉質已然熟透,便伸手從上撕扯了一小塊下來。仍舊極燙的兔肉對少年來說,似乎沒有溫度一般。少年迫不及待的要將手中的兔肉送到嘴裏,讓唇齒也體會一下鼻子的待遇。
正在這時,林中突然刮起一陣陰風,由遠及近的向少年襲來。伴隨著這股陰風,一個嬌嫩的聲音從風中傳出,似乎在呼喚著少年的名字:“二師兄!!!”
風刮到少年身邊,隨即散去,從中露出一個模樣嬌憨的少女。少女身上穿著和少年一樣淺灰色,帶有霧紋的道袍。但是道袍卻不太合身,下擺及地,雙袖過指,對她來說終究是太大了些。
少女口中的‘二師兄’看著手裏那散著熱氣卻沾滿灰塵的小塊兔肉,又看了看篝火之上有著同樣遭遇整隻野兔,不由得歎了一口氣,轉頭對滿臉無辜的少女說道:“小玉,告訴你多少次了,不要叫我‘二師兄’,你看我哪裏像二師兄?”
“可是你就是二師兄啊,怎麼會有像或者不像一說呢?”少女滿臉迷惑的問道。
“不許和師兄強嘴,以後要叫我‘靈清’師兄,記住了麼?”
“噢,記住了。”少女滿不在意的回答道:“靈清二師兄,師傅讓我叫你過去見他,似乎有事情讓你去做。”
少年無奈的又歎了口氣,將手中已然不能吃的兔肉扔掉,起身拍了拍道袍上並不存在的灰塵,和少女同時捏了一個符咒,二人周身瞬間清風環繞,熄滅了篝火,也帶著二人向遠方飛去。
雲仙觀時至今日已經不複以往輝煌,觀內隻剩下一位觀主和三位小徒弟。觀主道號‘雲虛’,是雲仙觀第38任觀主,其下的三位徒弟則排為‘清’字輩。
大徒弟名為‘雲清’,因為是首徒,所以道號往往是固定的。以雲仙觀的雲字為始,以當代的輩分字眼為末,是為‘雲清’。
二徒弟名為‘靈清’,便是之前烤兔子的少年。首徒以下,名字便不那麼講究,一般都是師傅信手拈來,想到什麼便起什麼。觀主雲虛曾經還有一位師弟,被上一代觀主取名為‘神虛’,這位神虛師弟不知是因為不滿意自己富有歧義的名字還是其他什麼原因,總之,在上山的第二年,便離觀出走了……
三徒弟名為‘玉清’,便是少年口中名為小玉的少女。因上山最晚,所以排行老末。
天姥山是一片連綿起伏、氣勢磅礴的群山,雲仙觀則位於其中一處名為‘撥雲尖’的峰巒之上。觀內的青石階梯長滿了青苔,庭院內也是野草叢生,雖然有些破舊,卻也有種別樣的生機顯露出來,再加上觀外的綠竹環繞,便也有那麼幾分仙氣透出。
靈清和小玉剛一入觀,迎麵就遇見一位青年在庭院內練劍。青年方臉劍眉,氣宇軒昂。周身劍光有若薄雲,忽隱忽現。此人便是雲仙觀首徒——雲清。
雲清待看到靈清和小玉後,便對二人說道:“你們回來了,二師弟,師傅他……”
“師傅他讓妖怪抓走了麼?”靈清瞪大眼睛,驚恐的問道。
雲清表情一愣,對靈清問的這個問題感覺莫名其妙,不過他也沒多在意,二師弟一向古靈精怪、語出驚人。時間長了,也有些習慣了:“師傅他老人家法力高強,怎麼可能被妖怪抓走呢,你莫要亂說。師傅他是有任務要交代給你,你快去吧。”
“哦,知道了,雲清師兄。”靈清滿臉沮喪,似乎是對師傅沒被妖怪抓走很不滿意。
在雲仙觀的主觀——雲霄殿內,一位穿著繡有雲紋道袍的中年人正盤地而坐,他雙目淺閉,眉頭微皺,膝上放著一把古樸的長劍,一如等待玩家前來接任務的NPC。
靈清恭敬的推門而入,對中年人輕聲說道:“師傅,您找我?”顯然這位中年人便是雲仙觀的觀主——雲虛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