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過渡(修)(1 / 2)

晚飯時分,天色已暗了下來。

大竹峰上,後山是整片整片的竹林。而眾人的房屋建築都在前峰,最大最重要的是主殿守靜堂,田不易夫妻和女兒三人便住在其中的後堂。守靜堂旁邊就是眾弟子起居的回廊小院,不過

因為人數太少,屋比人多,每個人都獨居一室,就連新來的路遙也有了一間。單論居住條件,大竹峰卻是難得的勝過了同門各脈。

剩下的就隻有練功的太極洞和廚房及用膳廳了。這時眾弟子都聚集到用膳廳裏,負責膳食的老六杜必書一盤盤將飯菜端上桌來,多為素菜,少有葷腥。眾弟子依次落座廳中長桌的右邊,

宋大仁坐在最前頭,路遙恭陪末座。在桌頭和對麵各放著一張大椅和兩張小一些的椅子,看來是為了田不易一家人準備的。

飯後,宋大仁拉起路遙的手,道:“小師弟,來,我帶你到你的新房間去。”

兩人走出廚房,天色已然黑了下來,一輪明月緩緩升起,掛在東天。他們走過守靜堂口,路遙向裏看去,隻見燈火全熄,漆黑一片,隻有月光灑在堂前,頗有些陰森森的味道。

又走了片刻,他們回到了眾弟子住的那個回廊,宋大仁將他帶到了右首最後邊的一間屋子,道:“小師弟,白天你醒來時的那間屋子是我住的,其他各位師弟都依次而居,都在右側,左

邊那七間房沒人住的。”頓了一下,他看著路遙道:“你一個人住,怕不怕呀?”

路遙哼了一聲,搖了搖頭。

宋大仁微笑道:“這就是了,我們男子漢大丈夫怎麼能怕孤單呢!來,我們進去吧。”說著帶著路遙走了進去。

路遙看著這一個陌生但以後將要長久相伴的地方:一個小院落,左邊一棵青鬆,右邊五六根修竹,有兩三人高。院中小石卵鋪砌成小徑,兩旁都是草坪,夜風吹來,樹葉竹枝輕輕搖動,

一陣青草幽香傳來,很是清淨。

宋大仁打開房門,進去點上了燈,道:“小師弟,進來吧。”

路遙走了進去,隻見屋中擺設一如宋大仁房裏一樣簡單樸素,桌椅床鋪,旁的也沒什麼了。

宋大仁道:“今天我已把這裏打掃了一下,你就暫時住下吧。山居清苦,你年紀又小,或會感覺孤單,但我們學道之人,本就要忍受各種磨礪,往後生活起居之事,你都要自己做了。”

路遙道:“知道了,大師兄。”

宋大仁點了點頭,又向左右看了看,道:“那沒什麼事我就回去了。你累了一天,也早點去休息吧。”

路遙應了一聲,忽然想起什麼,問道:“大師兄,怎麼現在剛剛入黑,諸位師兄都沒出來走動一下啊?”

宋大仁笑道:“你不知道,我們最少的也在這大竹峰上學道數十年,平日裏難得外出,這大竹峰早就逛的熟不可熟,所以都懶得走動,像老四愛看書,老二愛哼曲,勤奮些的如老三便在

屋裏修行,一般都不出來的。”

路遙這才明白過來,接著道:“如今時間還早,大師兄就詳細介紹一下我們青雲門吧。”

宋大仁笑著答應了,接著便娓娓道來:“青雲山脈巍峨高聳,虎踞中原,山陰處有大河“洪川”,山陽乃重鎮“河陽城”,扼天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青雲山連綿百裏,峰巒起伏,最高有七峰,高聳入雲,平日裏隻見白雲環繞山腰,不識山頂真容。青雲山山林密布,飛瀑奇岩,珍禽異獸,在所多有,景色幽險奇峻,天下聞名。

隻是更有名的,卻是在這山上的修真門派----青雲門。

青雲一脈曆史悠久,創派至今已有兩千餘年,為當今正邪兩道之首。據說開派祖師本是一個江湖相師,半生潦倒,鬱鬱不得誌。在其四十九歲那年,雲遊四方,路經青雲山,一眼便看出

此山鍾靈奇秀,聚天地靈氣,是一絕好之地。當下立刻登山,餐風飲露,修真煉道,未幾,竟於青雲山深處一處密洞內,得到一本無名古卷,上載各般法門妙術,艱深枯澀,卻是妙用無窮,

威力巨大。

相師得此奇遇,潛心修習。忽忽二十年,小有所成,乃出,幾番江湖風雨,雖不能獨霸天下,倒也成了一方之雄。遂在青雲山上,開宗立派,名曰:青雲。因此古卷所載,近於道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