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德友
薑德友,1960年5月生,黑龍江省東寧縣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中醫內科博士,哈爾濱醫科大學心內科博士後,基礎醫學院院長,世界自然醫學大學副校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金匱要略學科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重點實驗室細胞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主任,黑龍江省級重點學科中醫臨床基礎學科帶頭人,黑龍江省中醫藥基礎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級精品課《金匱要略》主講人,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流派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民間醫藥分會副主任委員,黑龍江省名中醫、黑龍江省德藝雙馨名醫、黑龍江省省委保健委員會幹部保健專家、全省優秀教師、黑龍江省五一勞動者獎章獲得者、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哈爾濱市自然科學學術界新時期領軍人才,全國中醫藥行業“十二五”規劃教材《金匱要略》主編、《龍江醫派叢書》總主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十餘項,獲省部級科研教學成果獎十餘項,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著作十餘部。
基礎醫學教育教學在高等中醫藥院校整體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不僅直接關係到各層次的學生培養質量,也關係到整體教學科研的強弱。我校基礎醫學院前身為基礎醫學部,始建於1972年,1997年更名為基礎醫學院,是全國高等中醫院校中最大的基礎醫學院之一,多年來對我校的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及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所取得的成果對提高高等中醫院校教育教學質量、學科建設、課程建設有很好的示範、借鑒和啟示作用。然而麵對新形勢及不斷更新變化的新環境,基礎醫學院如何繼續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如何科學發展,如何為把我校建設成高水平大學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中醫藥事業多立新功,是需要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轉變治院思想,形成新的治院理念
麵對新形勢及不斷變化的新環境,作為中醫藥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醫學院,一方麵鞏固基礎醫學院“二二三五”工程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麵還必須適時更新觀念,調整和厘清辦院思路,形成新的辦院理念。這裏特別強調七個意識:一是質量意識,走內涵發展之路,這是治院之本;二是開放意識,注意外引內聯,做好學校窗口單位;三是責任和服務意識,提高對學校、對社會的貢獻率,明確基礎醫學院的自身價值;四是創新意識,包括管理機製創新、理念創新、科技創新、教學創新,這是學院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五是長遠和全局意識,建立切實可行的學院長遠發展規劃,並與學院的總體發展目標協調一致;六是協作意識,注意與其他部門單位互助合作,資源共享,形成合力;七是文明意識,在全院營造和諧寬鬆適宜的工作環境,形成良好院風,以文化建設為引領,不斷擴大“龍江醫派”的影響。
二、強化重點學科建設,確立學院發展戰略
一流的大學要求必須有多個一流的不同功能的學科,這樣才能源源不斷地造就出一流的人才。學科水平是衡量學校綜合辦學競爭力的基本標誌,重點學科水平代表了學校最高水平和辦學層次,重點學科建設是高校生存和發展之根本,是學校發展的龍頭和動力,其建設得好壞直接關係到學校的聲譽和學術地位,關係到學校的全局和長遠發展及目標的實現。重點學科建設的重要性,已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全國各高等中醫藥院校對基礎醫學院行政劃分,所屬學科也不盡相同。我校基礎醫學院主要由中醫、西醫基礎、外語、體育部四個部分組成,共計五個重點學科,即中醫基礎理論學科、中醫臨床基礎學科、中醫醫史文獻學科、方劑學科、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其中,方劑學科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和省級重點學科,金匱要略學科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其餘三個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另有中醫診斷學、中藥學、藥理學、分子生物學為校級重點學科。有博士授予權學科五個,碩士授予權學科九個,涵蓋了我院的所有中西醫學科、專業,初步形成了重點學科群,這也是我院的一大優勢。但在這些方麵仍然存在問題,如學科之間發展還欠平衡,部分學科層次偏低,在省內、國內同行業學術地位及影響力較弱,特別是三級學科間差距較大,外語學科僅體現出教學職能,在學術研究水平方麵還有待加強。
目前,國內各學校之間的競爭主要突顯在學科之間的競爭,我校在“631”教學行動計劃中將“以重點學科為龍頭,實施學科建設”作為六項工程之一,並在發展規劃中提出了“培育特色、提高水平、注意效益、動態管理”的學科建設原則。我院在發展規劃中,亦把學科建設當做戰略任務來抓,在整體思想上和實施上,注意統籌兼顧,采取抓重點,帶一般,激勵先進,扶持貧困,重視應用,培育特色,特別是給有潛力能為學校帶來榮譽的學科以政策傾斜,充分發揮重點學科、優勢學科在整個學科群建設中的示範作用及其在教學、科研等各方麵的影響及帶動作用。在未來的學科建設中,根據區分層次,分步發展,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原則規劃全院學科建設,進一步更新學科內涵,突出學科特色,優化學科結構,組建學科群,走內涵發展之路,提高學科水平。除繼續鞏固國家級、國家局級、省級重點學科的地位外,注意調研分析各學科在全國同類學科所處的地位和影響力及發展潛力、前景,對可能成為國家級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的,將側重扶持,包括人員、條件、資金的支持,尤其注重做好龍江醫派學科群的基礎性工作,爭取在下次重點學科遴選中進行申報。另外,參照西醫的學科分類,對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中的微生物免疫、解剖、組胚、生物、生理、病理,醫史文獻學科中的醫古文,外語學科中的英語學科等,積極爭取更多的校級重點學科,從而形成合理的、不同層次的動態發展的重點學科布局。
三、實施品牌工程,優化學術隊伍結構
品牌是承載價值的無形資產,重點學科代表著學校的形象,重點學科就是學校的“品牌”,就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是吸引人才和優秀生源的魅力所在。建設重點學科,擴大重點學科的知名度,提高重點學科的影響力,就是宣傳、塑造學校的“品牌”。因此,在重點學科建設上,必須牢固樹立“品牌”意識,時刻不忘以有所作為來維護“品牌”形象。
學術隊伍是學科建設的基礎,是形成品牌的前提,也是學科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學術隊伍中的學科帶頭人至關重要,他既是學術隊伍的核心,也是學科建設的靈魂,其真正的學術水平直接影響學科發展的方向、速度和質量。一個傑出的學科帶頭人,不僅能帶好帶活一個學科,而且能對整個大學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給大學帶來較高聲譽。重點學科帶頭人既應是公認的大學者,又應是領導者,他應具備五個方麵的基本素質:①思維素質:應是多維的,如預測性、超前性、係統性、敏捷性、整體性、創新性、開放性。在學科管理活動中能多因素、多方位、多角度、多手段地分析及思考,並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善於總結、不盲從。②品德素質:應有很好的內在修養、作風正派、為人公道,富於獻身精神,學術民主,不唯我獨尊。③能力素質:應具有很好的決策能力、知人善用、組織協調能力、凝聚力、業務能力、語言文字能力、社會活動公關能力。④知識素質:應有廣博的知識、精湛的學術造詣、厚實的科研能力,懂得政策法規,特別應掌握中西醫基本知識和學術前沿進展情況。⑤心理素質:在情意素質方麵既能“忍”,又能“容”,具有穩定的情感和堅強的意誌及寬容的涵養。在性格素質方麵,要求樂觀、穩定、持久、健全,並在學術領域有頗高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及很好的學術聲譽。作為學科帶頭人應發揮五個方麵作用:一是根據現代科學發展趨勢,創造性地提出本學科前沿領域的課題和科研思路,把握本學科發展方向;二是開拓進取,多途徑籌措學科建設經費;三是培養高質量的博士研究生,為學科持續發展選拔下一代學科帶頭人;四是對外加強學術交流,對內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提高學科內部凝聚力,增強學科發展活力;五是組織協調全學科人員打理學科事務。為此,在學科帶頭人選擇和培養上要有戰略眼光和長遠觀念,要使重點學科持之以恒地向前發展,關鍵還在於培養和造就素質優秀的領軍人才、拔尖人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後備帶頭人及學術骨幹,從而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隊。
學院的發展曆史表明,重點學科建設的程度決定著學院發展的活力。目前我院在國內同領域有較高知名度的優秀學科帶頭人數量還較少,部分學科學術梯隊不健全,某些學科後繼乏人,人才斷層現象比較突出。所以今後這方麵的工作仍需加強,努力實現師資隊伍學曆結構、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的合理化、科學化。一切以真正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為導向。
學科建設是基礎醫學院建設工作的龍頭和發展的關鍵內容,因此院領導必須牢固樹立搞好重點學科建設的理念,必須把重點學科建設與全院的整體工作聯係起來。
健全學科帶頭人責任製,明確其責、權、利,加強其權威性和責任感,充分發揮其統籌協調等作用。實施重點學科項目責任製是保證重點學科項目有效實施的重要手段,學科帶頭人對重點學科項目的管理有最高權力,主管單位不宜隨意幹預其正常的管理工作。在項目團隊內部,項目責任人和團隊成員之間也非單純行政命令式管理辦法,更多的是采用情感管理團隊成員。
在人才管理上,對師資不足的學科,積極選擇人才的同時,嚴把進人質量關,同時可在同類學科中進行人才流動,對有些重點學科沒有合適後備帶頭人,可從其他學科選用。注意寧缺毋濫,切忌急於求成,對於不符合上述標準的學科帶頭人或後備帶頭人要動態管理,引入競爭和激勵機製,施行優勝劣汰,使有激情、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幹正事、幹好事的教師走上管理崗位,成為領軍人才。
做好引才引智工作,適當聘任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並注意吸引國內外優秀科技人員、訪問學者。讓各種學術觀點、思維方式充分交流,使學科真正成為學術思想的策源地,成為人才培養、儲備、集聚的基地。對不利學科發展的人員,亦將建立流出機製。
積極支持教師參加國內業務培訓,出國進行學術訪問或進修。鼓勵青年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或做博士後,提高學曆層次,改善學緣結構。特別是與臨床密不可分的學科則可以鼓勵其考臨床專業,或通過進修或隨名醫或成為全國老中醫經驗繼承人學習豐富其臨床經驗。
加強外語師資隊伍建設。隨著中醫藥國際化的大趨勢,高等中醫院校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亦不斷增強,故應適時組建以英語、俄語、日語教研室為基礎的外語部,並將英語分化為研究生英語教研室、專業英語教研室、大學英語教研室,成立中醫英語研究中心,建設中醫英語翻譯碩士學位點,選拔、聘用、引進德才兼備的教師進入管理崗位。
加強體育部的管理,形成良好風氣,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力爭在精品課、學科建設上有所突破,並重點抓傳統體育特色項目。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傳統體育專業和碩士學位點,為全民體育保健作出應有貢獻。
營造成才環境和氛圍。特別為中青年教師創造機遇,給他們鍛煉機會,改善生活和工作條件,幫助他們成就事業,為他們施展才華提供舞台。且通過組織以學科為單位的各種學術、文化娛樂活動,以增進學科成員之間的感情和凝聚力,使其在良好的人文環境中共事。
在學院各項工作中牢固樹立“品牌”意識,實施品牌工程,不失時機地實施大師、大醫、名師、名醫、著名重點學科工程,塑造名人形象,構建名人群體,使每位教師都能成為精英型教師,從而不斷提升基礎醫學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以科研創新為驅動,深化學科學術內涵
學科的整體實力除了人才因素外,還需要豐厚的學術內涵。無論是從豐富深化學科的內涵需要,還是從學科的長遠發展計,都必須以科研為龍頭,以科研項目做支撐。科研水平、學術水平是學科水平的重要標誌。科技創新是科研活動的核心動力,是重點學科的活力所在,是學科發展的關鍵。所謂創新的本質就是締造第一,就是創造特色。要實現科研創新,就必須要有前沿意識,就必須努力占領相關領域的製高點。一個學術水平低、創新能力差的重點學科是遲早會被淘汰的。而約束和落實重點學科建設各項學術工作開展的引擎是其研究發展方向,其所選擇的研究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科的學術水平和特色,對發揮優勢、挖掘潛力、帶動學科發展十分重要。因此形成明確、穩定、有特色、前沿性的研究方向,對學科的長遠發展有重要意義。在選擇科研方向時應考慮五個因素:一是前瞻性;二是可行性;三是創新性;四是應用性;五是基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