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人文100導讀》是“東亞人文100”叢書出版工程的綱領性圖書。“東亞人文100”叢書是由東亞出版人會議發起並確定書目,選編20世紀中葉以來東亞地區三國五地(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和日本、韓國)思想文化領域的經典之作100冊,以中(含簡體、繁體)日、韓三種文字出版的大型國際文化交流出版項目。2010年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獲得工程所有圖書的出版權,成為四川出版界拓展國際市場的最大項目。該叢書自2011年開始陸續出版,預計三至四年內完成。2011年出版“東亞人文100”叢書中的20冊,包括引進韓國的《風景·心思》《韓國人的神話》,日本的《汽車的社會性費用》《丸山真男講義錄第7卷》等,向韓國輸出《中國憑什麼影響世界——中國改變世界的六大符號》等6本圖書。從4月起,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東亞人文100”叢書出版為契機,聯合中日韓三國出版文化機構啟動國際閱讀活動,倡導閱讀東亞經典文獻。
2.四川送展作品在日本山梨縣獲獎
2月23日至27日,第十屆日本山梨縣民文化節友好城市聯合圖片展在山梨縣甲府市舉辦。四川送展作品獲得二等獎和最優秀獎。本屆圖片展共展出來自山梨縣的友好城市中國四川省、美國依阿華州、韓國忠清北道、法國索恩·埃·盧瓦爾縣、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的共計139件作品;作品主要展示山梨縣與各國際友好城市的交往情況、經濟社會動態及特色風光、人物等。
3.伏龍觀古建築群保護工程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
4月16日,“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舉辦。都江堰伏龍觀古建築群災後搶救保護工程被授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伏龍觀古建築群搶救保護工程是汶川地震災後啟動的第一個文物搶救保護工程,也是災後竣工的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程。該工程采取“同步勘察設計、同步監理、同步施工”的創新方式,於2008年6月30日開工,2009年11月竣工,曆時18個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設立於2000年,每年評選頒發一次。該獎旨在表彰為保護具有曆史價值的建築而做出傑出貢獻的個人、組織,包括傑出、傑出成就、優秀、榮譽和創新獎等五個單項獎。迄今共有來自24個不同地區的392項申請,有132個項目最終摘獲殊榮,為亞太地區的文化遺產保護發揮了引領和示範作用。
4.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太陽神鳥獎
6月11日,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組委會評選產生了18個太陽神鳥金獎、24個太陽神鳥銀獎、29個太陽神鳥最佳表現獎。其中四川省獲得11個金獎、13個銀獎、20個最佳表現獎。
5.我省5種圖書獲第十屆輸出版、引進版優秀圖書
8月30日,由中國版協國際合作出版工作委員會、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參考雜誌社聯合發起主辦的第十屆(2010年度)輸出版、引進版優秀圖書評選活動在京揭曉,我省5種圖書榜上有名。本次評選活動共有172家出版單位的896種圖書參評,最終評選出81種輸出版優秀圖書、69種引進版社科類和30種引進版科技類優秀圖書。
6.龔雷榮獲第七屆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年賽文獻獎
9月16日,由聯合教科文組織,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昆明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昆明市攝影家協會承辦的第七屆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年度頒獎典禮在昆明舉行。四川內江市隆昌縣攝影家協會會員龔雷的攝影作品《辯經》榮獲2011年第七屆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年賽文獻獎。本次比賽有117個國家參賽。
《辯經》用鏡頭記錄了藏族眾僧們在進行交流學習,激烈爭辯學術問題的感人場景。龔雷就讀於成都理工廣播影視學院攝影係大四,是隆昌攝影家協會的創作骨幹。他的攝影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各種攝影大賽,攝影作品《大山之子》榮獲第30屆國際攝影青年雙年展個人金獎,榮獲2010年平遙國際攝影大賽新銳攝影師獎,榮獲四川省2008年度十大攝影人物稱號,榮獲四川省巴蜀文藝獎等若幹獎項。
7.四川紀錄片《家園》《新家》日本獲獎
9月22日至25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日本放送人協會、韓國製作人協會共同舉辦的第十一屆中日韓電視製作人論壇在日本劄幌市北海道學術交流會館召開,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的近百名電視工作者參與論壇大會。會上挑選了11部來自中日韓三國的電視紀錄片進行觀摩交流,來自四川廣播電視台海外·社教中心的兩部紀錄片《家園》《新家》成功入選,兩片導演獲得“中日韓電視製作人獎”。